阳城县教育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关于对县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216号 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2-11-09 发布机构: 县教育局

阳城县教育局

关于对县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216号

提案的答复

姬学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积极响应我县“十四五”规划对职业教育培训提出的“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的总体目标和思路,把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作为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技能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梦想。技能人才,既是创业创新大军,更是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支撑。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是提升全民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一招,更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治本之策,为最高效率的实现“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的根本目标,我局依托阳城县职业高中这一主要职业教育平台,重点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具体做法

(一)成立专门处室,积极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责成阳城职中在2021年9月,专门成立职教培训处。一年来,县职中职培处精细管理、加强监督,指导职培处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范要求,高效率完成了我县会计、电工、计算机等培训任务。在县职业教育中心正式成立之后,将会进一步在县委、县政府的协调下,将教育、人社、应急等部门下属的教育培训资源整合至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实现整合全县培训资源,实行集中教育办学的模式。

(二)延链补链,拉长职业教育链条、补齐高等教育短板

县政府抢抓全国职业教育上档升级的发展机遇,补短板,强弱项,深化与企业、高校合作,探索在阳城设立高职院校、利用高校专业、人才资源的有效路径。

一是建设山西晋城文旅康养职业学院。与河南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河南成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预计引进投资15.65亿元,举办一所以旅游、护理、艺术、康复等专业为重点的独立设置的非营利性民办高职院校,校址在原阳城县西城高中。目前已经完成签约,积极进行一中西校区改造工程。今年9月改造完成,具备招生条件。

二是与省开放大学合作建设开放大学县级试点。阳城县开放大学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将挂牌落地。在阳城开放大学的基础上,还将建立阳城老年大学和乡村振兴学院,为我县乡村干部学历提升、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大支撑。

三是与中北大学合作成立陶瓷新材料和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我县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增强我县企业自主创新、质量提升等核心竞争力。

(三)深化改革,不断推进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1+X证书改革。职业中学已经获省教育厅批准围绕计算机、机电、汽修、旅游四个专业中的14个项目进行1+X证书改革试点工作,共考证318人。二是动态调整培训专业。根据阳城产业转型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专业,及时开设工业机器人、社会文化艺术、电子商务、物联网、无人机等新兴专业。三是探索“双元制”“学徒制”培训模式改革。职业中学与阳泰集团、皇城集团、侨枫陶瓷等17家企业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为企业开展职业培训,把实习实训课堂搬到企业工厂第一线,加强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四是积极探索新的职业培训新模式。新建的职业教育中心将整合全县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等资源,统筹调配,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发展的能力。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县的职业培训工作在多方的支持和努力配合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

一是吸引力不足,社会认可度不高、质量不优、统筹不够。二是服务能力不强,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与我县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契合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师资力量不强,双师型教师理论、技能水平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亟待进一步提升等等。

三、下一步打算

1.优化机构整合。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办、教育协调、一校多牌”要求,把全县各行业、各部门举办的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统筹整合到县职教中心,集中建设专业性的实训、培训基地,加强实训设备、实验设施建设与共享,凝聚技能人才培养的合力,建立以县职教中心为主体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新体系。

2.加强项目整合。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发展长效机制,确保国家规定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对口项目、各部门争取的项目培训资金用于县职教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将县域内各种技能培训项目及资金统一集中到县职教中心进行组织实施。

3.提升业务整合。整合县级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由县政府负责,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计其功”的原则,将县域内各行业、各部门举办的职业培训进行统筹并整合到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每年由部门、行业下达教育和培训计划,职教中心负责落实。

  

承办人员:段瑞兵

联系电话:4228590

阳城县教育局

2022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