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人大十七届四次会议第74号建议的答复
原恒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特色农耕研学基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润城区域历史厚重,交通便利,景观壮美,润城镇历史上是阳城县的煤铁重镇、农业大镇,是对青少年进行农耕文化教育、历史教育的较佳目的地。我们接到提案,非常重视,查阅了省市县有关研学的相关文件,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根据阳教字[2021]33号文件《关于公布阳城县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通知》和市教育局的相关文件,已给沁河沿线的河阳古道(下伏村)、砥洎城等基地进行授牌,确定其为市、县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二、根据市教育局研学教育实践基地的相关文件规定,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确认的工作流程是:申报单位自评——推荐单位审核——省级认定公布。文件要求申请作为基地的单位,须是独立法人单位并满足下列条件:1.具备承接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教育的专业能力;2.有专业课程;3.有专职人员;4.有安全保障;5.能够提供信息化服务。我们欢迎具备资质的相关单位申报各级各类基地,吸引中小学生前往研学。
第三、县教育局已将研学旅行纳入了教育教学计划,指导中小学定期开展研学活动,并成功申报国家级基地1个、省级基地2个、市级基地17个、县级基地26个,制定了研学基地的管理办法,组织专业人员开发研学课程。2022年暑期,全县中小学生共12000余人次参加了研学实践活动。2023春学期,全县各校已组织20000余人次参加研学实践活动。同时县局积极开拓周边市县市场,吸引其他市县学生到我县基地开展活动。
第四、县教育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各基地进行了定期的审查、督导,确保活动有效。
第五、县教育局将积极帮助各单位申报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发研学课程,利用沁河流域的资源打造一流的研学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