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教育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关于对县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24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3-09-27 发布机构: 县教育局

关于对县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245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柴沫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明和道德伦理,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特征和文化基因,也是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们教育系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载体,积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提升了我县的德育教育水平。

一、在完善课程体系方面

我们倡导各学校要以课堂为主阵地,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适合各年龄段的传统文化课程和课时,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午亭小学编了《探秘皇城相府》等校本课程,融合学科清廉主题教育、开展清廉影视学习活动,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清廉教育活动中。蟒河中心校编了《农耕系列》的校本课程,了解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基本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润城中心校以传统美食枣糕、润城拉面等的制作方法为校本课程,每周一节,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阳城县第二小学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校自编《经典伴我成长》12册、语文《全息阅读 创意表达》12册、数学《全息阅读 创意实践》12册、英语《全息阅读 主题表达》8册、《楹联文化》校本教材,把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并通过每天20分钟晨读诵读、每周一节大堂阅读的落实,让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将古代的文化内涵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形成更加多元化的文化形态,提高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滋养学生的精神。

二、在创设环境氛围方面

各校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全方位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利用板报、橱窗宣传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以人怡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同学们畅游在书的海洋,汲取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并深入推进“文明班级”“美丽团员”“新时代好少年”等评比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传播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

三、在开展学习践行活动方面

1.开展传统文化主题系列活动。我们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积极创新形式和载体,广泛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宣扬中华优秀传统,营造关爱互助、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期间,在各校组织开展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志愿服务和体育健身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推动“中华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如清明节期间各校纪念先人、缅怀先烈,学生参加网上祭先烈活动。实小、二小、三小等校端午节期间广泛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普及,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山川河流、植树绿化等活动;各校中秋节、国庆节期间以团结、团圆、爱国为主题开展活动;重阳节期间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各校因地制宜的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等地方进行志愿服务。

2.经典诵读常态化。42所小学上午第一节课前和上午二节课后利用校园广播带领师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增广贤文》等国学精粹;20所初中的学生通过上午第一节课前诵读《大学》《道德经》《论语》《诗经》等国学经典。67所中小学全员参与,开展了个人诵读、班级诵读和全校师生诵读等不同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在山西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通过层层选拔,我县共17名选手荣获省级荣誉。实验小学、第二小学等校开展“读千古美文,诵国学经典”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采取“学”“读”“看”“写”“赛”的方式,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积极性。各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育需要,合理安排课程,结合班会、队会、团会等形式开展了各项活动。阳城二小每学期定期举行“千人诵读”活动。内容包括三字经、笠翁对韵、成语、古诗词。这项活动已经成为第二小学“书香校园”的一张靓丽名片,

3.戏曲魅力展风采。我们开展了以“戏曲寻根 校园传承”为主题的“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2023年我县戏曲进入了11所校园,表演了豫剧《抬花轿》、京剧《卖水》、秦腔《表花》等,并手把手教学生抬花轿的经典动作,教戏曲的简单动作走圆场、走台步、打出手等,演唱戏曲经典唱段《贵妃醉酒》《红灯记》《朝阳沟》等,学生从中感受了戏曲艺术的魅力,了解了戏曲艺术,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4.书法指导受益广。67所中小学校每周一节书法课,由专职书法教师和有书法特长的兼职教师上课,部分学校同时开展书法社团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对全校有书法兴趣的学生进行培训,鼓励全体学生进行日常练习,同时聘请全县书法名家进入中小学校,进行书法讲座36场,传授软硬笔书法的基本技巧,各校书法社团个个有特色。今年“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10个作品获奖,廉洁教育主题活动创作书画作品217幅,加深了对传统文化底蕴的理解。

5.传统体育促进身心健康。我们以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体育社团和课外体育等为载体,以每天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为基础,将武术、摔跤、空竹、太极等传统体育引进60所校园,进行专业讲座26场,规范了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各校都有自己的体育特色,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传统体育的认知和兴趣,实现了传统体育的传承。

四、在基地建设方面

我们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规范校外实践基地教育,把国防教育、法制教育、廉洁教育、禁毒教育、环保教育等与基地实践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同时鼓励学校和师生积极参加“寻访红色足迹”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华传统美德。

五、下一步打算

1.教师专业化的培训还需加强。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要和教研室合作近年申请一个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专项课题。

2.在挖掘地方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上还需下功夫。阳城本土文化源远流长,要在保护传承、活化利用历史名人文化资源上做深做实,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再次感谢您对阳城教育的关心、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