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262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范卫兵委员:
近年来,为推进我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我们多措并举,努力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一、宣传心理知识,做到全员覆盖
在学生方面,小学三年级以上开好间周一节的心理教育课程,各学校组织好了每学期一次的心理教育主题活动,有条件的学校每年开展了一次心理监测。在家长方面,我们通过家长会、微信公众号、家长学校等途径向家长和社会各界宣讲心理健康常识。在教师方面,2023年2月份我们组织全县心理教师和班主任1173人参加了教师研修平台心理教育培训。5月份阳城县教育局又聘请了郑州大学张瑞平教授为阳城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专家,并在5月20日在阳城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做了主题为《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应对》的心理讲座,阐释了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原因、表现,尤其是在应对措施方面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指导性很强。7月份我们又组织部分教师到太原参加心理教师培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
二、组织专业力量,畅通咨询渠道
为提升全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我们组建了阳城县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10人)和阳城县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8人),主要是对摸排出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帮扶,视情况及时做好干预、转介等。我县有资质的心理教师有50名,今年4月份,采用、就近、就便的原则,保证了每校都有一个专业的心理教师,方便学生咨询。各高中学校学生学习时间比较紧,不方便专门到咨询室进行咨询。学校备有网络心理咨询专用教室,学生们课余时间可以在网上和心理老师预约,进行心理咨询;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QQ群,师生们可以在网上互相倾诉自己的心结;校园内有公布的心理咨询老师的微信号及QQ号,学生随时可以利用空余时间预约面询或者通过网络咨询。通过这种方法,帮助许多问题学生宣泄情绪,走出困扰。
三、强化家校沟通,做到无缝对接
强化监护人是学生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班主任在观察到学生心理问题苗头后要及时与监护人沟通,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家在校各类表现。心理教师要干预疏导时要及时征求监护人意见,提高干预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建议监护人带领学生到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及时就医治疗。当学生出现自杀自残等极端行为倾向时,监护人要全程看护。
四、开设心理驿站,开展诊疗服务
1.已在我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开设心理门诊,开展对一般人群和孕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健康诊疗服务。
2.在南关社区和水村社区开设心理驿站,通过专兼职的精神心理专业人员,每年在心理驿站所在单位、社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大讲堂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2场,每场活动原则上不少于15个服务对象;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和评估每个月不少于1天,每天筛查和评估不少于20人;对于所辖区需要心理疏导与咨询的人员给予干预和疏导,对于需要转诊转介的人员给予转诊等服务。
3.定期组织心理服务人员开展进学校、进企业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健康讲座,开展高危险人群筛查,对疑似心理异常人员,及时转诊、转介,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五、严格落实双减,减轻学生负担
首先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各校为孩子们量身打造了丰富多彩的兴趣社团服务。学校十分重视“双减”政策下社团活动的建设,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资源,增加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选择性,以“面向全体、彰显个性、培养兴趣、开发潜能”为宗旨,以落实“双减”为目标,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校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本校教师特长,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开设了足球、篮球、我是小厨师、舞蹈、朗诵、茶艺、书法、儿童画、素描等独具特色的社团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其次各校出台作业管理规定,落实作业公示制度。严控作业总量,优化作业设计,创新作业方式,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防止机械无效训练,切实减轻过重课业负担。
关于您提出的几点建议,我们将进一步认真制定措施,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争取配备心理健康教研员,把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水平放在学生成长的首位,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十分感谢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