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农业农村局

索  引 号: 11140522K03478216C416/2022-00020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标      题: 阳城县农业农村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2年01月30日

阳城县农业农村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2-01-30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阳城县农业农村局

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是农业多灾多难的一年。我们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凝心聚力、奋力拼搏,为加快我县高质量转型发展、率先实现“转型出雏型”提供了基础支撑。

一、攻坚克难,各项经济指标交上圆满答卷

(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367元,增速10.2%,

(二)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7.1%,

(三)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量8.77亿元,增速22.5%。

(四)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2.65亿元,实现增量8.85亿元,增速233%。

(五)粮食生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8.7万亩、总产1.88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

(六)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20209000亩和2021年2.13万亩的60%1.28万亩)共计2.18万亩的建设任务。

(七)农村户厕改造。完成8900户的改造任务。

二、苦干实干,多项重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粮食生产

我们严格落实各项硬核措施,努力筑牢粮食安全“防护网”,在“饭碗战略”上体现阳城担当,粮食产量大灾之年没滑坡。一是落实政策保粮安。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户8.25万户、面积42.26万亩,补贴资金2831.58万元;落实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户7.02万户、面积39.7万亩,补贴资金458.8万元。二是建设项目保粮安。加强粮食产能项目建设,建设有机谷子示范片、富硒谷子示范片、全程机械化栽培模式示范片、品种筛选绿色防控示范片4个,总面积2107.8亩,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三是病虫防治保粮安。下发病虫害预测预报15期,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防治33万亩次。设立草地贪夜蛾监测点72个,发放诱捕器2500套、诱芯5000枚、应急农药2吨。四是荒地复垦保粮安开展撂荒地恢复生产2.3万亩。五是农机先行保粮安。以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小麦秸秆打捆离田利用、整村机械化离田和堆沤肥、谷子全程机械化、深松整地、智慧农机项目建设,全县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7.08%六是防灾减灾保粮安。灾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针对多发的极端天气,我们不等不靠,“灾”而动,“灾”而上,建机制、组队伍、搞宣传、出政策、做方案,开展了春季“熏烟”防寒、“奋战一百天保秋粮丰收”“双减双抢”等行动,上下同心抗天灾,群策群力保生产发放灾后农业生产技术手册8000余份,在受灾村和安置点开展培训20场;发放救灾农药500公斤;争取、落实各级救灾资金518.9万元。确保了以秋补夏、以菜补粮、秋粮应收尽收、秋播应播尽播。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展开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一是持续开展农村卫生户厕改造。以沁河、芦苇河、获泽河、太行一号风景道沿线“三河一线”为重点,以水冲式厕所为主要模式,完成户厕改造8900座。二是积极开展星级村动态管理。全县三星级以上村达到237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335个的71%,其中五星级14个,四星级41个。三是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休闲农业、休闲农场、休闲农庄提升改造,积极开展“黄土地杯”山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美丽田园、樱花节农事节庆、精品采摘园推介等活动,北留镇龙凤村获得山西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三)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以扩规模、创品牌、提质量、增效益为目标,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一是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新认定1家省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市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我县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由19家增为23家,其中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由6家增为7家。加强规范化合作社建设,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为全县230个合作社建立了“一社一档”;加强四级示范社创建,全县国家级示范社达到4个、省级示范社达到21个、市级示范社达到41个、县级示范社达到14个。加强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全县建设家庭农场98个,其中示范家庭农场26个,其中,省级9个、市级9个、县级8个。二是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新批准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新认定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截至目前,我县共建成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三是加强品牌建设。组织惠农小杂粮的小米、花烂漫的系列果醋、绿野生态的红薯等三家绿色认证产品(企业)申报“圳品”,花烂漫系列果醋(醋饮)有望通过认定;新认证绿色产品5个、绿色续展产品5个,“太行红苗老谷小米”有机农产品认证纳入转换期,“固隆香”阳城核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通过省级评审、进入部审;继“晋苑一品”桑叶茶和“蜜酿”牌相府蜜酒成为省级品牌功能农产品后,“析城庄园”小米和“花烂漫”系列果醋成功入选2021年优质农产品名录库;皇城村以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入列第十一届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我县农业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四是开展产销对接。组织企业参加了农民丰收节农展会、第七届中国(山西)特优农产品交易博览会、洛阳阳城会客厅等农产品展销活动。筛选17种产品纳入“皇城相府”农产品品牌范畴,“农业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服务类品牌”的“品牌矩阵”雏形基本形成,成为特色农产品抱团闯市场的根本支撑。小米、食醋、石头饼、蜂蜜、蜜酒、桑葚果酒等产品入驻天猫、京东、拼多多销售平台,销售能力大大提升。五是启动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5家主体申报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正在建设冷库14间,库容约1.5万多立方米。六是推进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实施产业类项目约20个,涉及资金近2700万元,其中500万元以上农业特优产业项目7个,养殖、中药材、杂粮等产业步入产业集群优势区行列。七是加强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实施3个产业扶贫项目,财政扶持资金1805万元。

(四)太行一号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紧扣“路、景、村、业”,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产业布局,打造彰显阳城特优产业、美丽宜居的乡村振兴示范廊带。一是村容村貌提档升级。6个村庄为综合试点示范,引领太行一号沿线村庄围绕河道整治、路坝修复、户厕改造、污水治理、拆违治乱、生活垃圾清理、乱堆乱放清理等内容,大力开展村庄建设。沿线27个村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其中四星级村达到5个。二是产业定位巩固完善。沿线乡镇完成“一乡一特”产业定位,东冶特色有机小麦种植、加工;河北“红苗老谷”种子保护与提纯、小米加工改良及产品开发;董封人参白山羊养殖、李圪塔艺术康养、东哄哄乡村观光休闲旅游;蟒河宫上茱萸谷、山茱萸“种植-观光-深加工开发”;横河“动感(骑栖)小镇”、紫苏种植与产品深加工开发等产品、产业链,已经或正在加紧建设,将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五)农村改革

我们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大力推进农村发展。一是展开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该项工作为机构改革后我局新接手的工作,我局无设施设备条件、无技术力量、无工作经验、无资金保障,只能在摸索中起步。经过多次座谈研究、反复讨论修改、广泛征求意见,出台了《阳城县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破局开局。二是开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试点。以凤城镇阳高泉村、白沟村等34个村为市级试点,探索壮大集体经济的多元路径,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20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和成员分红同比增长10%以上的目标,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三是扩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完成2020年北留镇、芹池镇、寺头乡3个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1.1万亩的基础上, 2021年扩展到7个乡镇,开展托管服务2.35万亩,进一步转变了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四是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审核“一事一议” 11个乡镇89个行政村,项目总投资2901万元,涉及农户3.8万户8.5万人,共筹资30.1万元、筹劳1.5万个。五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指导农村土地规范流转,保障农民土地收益,全县土地流转面积4.7万亩,其中入股0.7万亩,涉及农户1548户;出租4万亩,涉及农户12344户。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3起,全部结案。六是加快受灾农房重建修缮。该项工作点多、面广,时间紧、要求严、任务重,我们强担当、勇作为、抓落实,克服机制不畅、冬季上冻施工难等困难,协调住建、国土等部门,合力推进受灾农房重建修缮,落实受灾受损农房改造2263户,其中,一般维修49户、加固修缮1372户、拆除重建842户,目前完工率96.2%

(六)农业安全生产

一是加强农业综合执法监管。积极开展“强执法、防事故”、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专项执法行动,对全县75个种子经营门店216个玉米品种、55个种子经营门店37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备案审查,全年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检查种子经营企业84个、农药经营企业59个,肥料经营企业54个,饲料企业42个,兽药经营企业34个,农机经营主体18个,农产品生产企业19个,畜禽养殖企业20个,渔业生产经营企业5个,共立案查处10起,罚款6.197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840元,没收违法财物1280元。是积极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建立了主体名录,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1702张,带证上市的农产品达到659吨。三是加强行业安全监管。对全县农药、种子经营及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小型沼气工程和农业设施进行了安全检查,对全县种植业、渔业等各产业电力用户开展了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保障了农业行业安全。四是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膜回收清理工作。组织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畜禽资源新发现地方白山羊9308只、北方中蜂9690箱、西藏藏猪113头,引入意大利蜂11000箱、粤禽皇3号鸡配套系 1万只、配套系伊普吕肉兔1.8万只;水产资源普查鱼类品种10个;食用菌资源采集样本34

(七)农业农村科技和人才支撑

一是大力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持证工作。今年的农民培训工作任务量是往年的6倍,我们9月才接到文件,紧锣密鼓选学校、加班加点做方案、逐乡逐村定学员,三个月完成培训2891人。二是大力开展基层农技员科技素质提升行动。基层农技员依托2个科技示范基地、2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农时、农事为主线,开展农技服务,指导农业生产,并接受骨干班、重点班、普通班不同层次的培训,业务能力得到新提升。三是大力开展专家团队、项目工队、营销战队“三队”服务。联合省市包联队员,进村入户、进园入企,开展包联服务,召开培训30余期,开展技术服务100余次,撰写简报65期,上报各项表格40余项,得到省市肯定。

三、凝心聚力,党建工作全面夯实提高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抓好党的各方面建设,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坚守初心,担当使命,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是高标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严格“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坚持每月一次的党组中心组学习、党员集中学习和全体职工学习制度,落实主题党日制度,坚持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组织党组中心组学习16次,党员集中学习20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交流会8次,开展党日活动12次。同时,利用红色资源、党员教育基地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前行动力。二是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7.11”特大暴雨后,迅速抽调5名党员股站长持续驻村1个多月,组织当地群众开展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秋季洪涝灾害后,组织党员和全体干部职工帮助大户人工采收玉米;不间断深入包联服务点——东关村开展创文、创卫、防疫、防灾等活动。三是守好意识形态“主战场”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三队”包联服务相结合、与高素质农民培训相结合、与“双抢双减”活动相结合,开展宣讲7场,受训人数1400余人(次)。抓住制约阳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最根本问题,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 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四是着力强化法制建设。加强干部职工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培训,认真开展法制审查、双随机检查、规范执法工作,不断提升学法用法素质。五是全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开展“解放思想、狠抓落实”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干部职工聆听激励干部“先行先试、敢干干成”容错办法宣讲,全局副股站长以上人员廉洁档案采集全覆盖,全体在编在岗干部职工婚丧嫁娶全部做到事前报告、事中监督、事后回报全过程监督。13710”平台接收办理事项49件,全部按期办结。另外,综治工作、预防网络诈骗、“三零”单位创建、文明创建、平安创建、防火防汛等工作也得到切实加强。

四、精心谋划,拟定2022年工作计划

(一)狠抓粮食生产。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新模式试验、示范、推广,持续实施市级粮食产能、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等建设项目,推进低效非粮作物还粮耕作,创新机制促进撂荒地恢复生产,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做好防灾减灾,坚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保障粮食面积稳定、粮食产量只增不减。

(二)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成2021年跨年度高标准农田2.13万亩建设任务,开展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前期工作,提升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和耕地质量水平,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三)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加强农业“特”“优”产业建设,培育红苗谷、红辣椒、山茱萸等特色产业基地,打造全产业链、高附加值的地标性产品;发展专用小麦枣糕(面食加工)、小米(杂粮、薯类)休闲食品、高粱陈醋(酿酒)保健品、山茱萸(其他中药材)保健品药品等特色产业链;加强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示范主体培育,全面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试点工作,建设8个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园提档升级和市级产业园认定工作,做精做专做特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老字号”“原字号”“土字号”“”“”农产品深度开发,扶持培育“阳之源”调味、“析城山”小米、“蟒河”山茱萸等“特”“优”农产品品牌;加强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按县级整体规划,打造区域性、综合性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基地。

(四)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精细化。稳步推进“厕所革命”,提高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加强星级村动态管理,提高三星级及以上星级村占比。

(五)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药化肥减量替代和农用地膜回收、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六)加强农业法治建设。抓好农业综合执法,强化农业行业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七)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持续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训,提升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和就业技能。

(八)强化农村经营管理。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推动承包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项目建设,完成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23500亩;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做好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稳妥开展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