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农业农村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索  引 号: 11140522K03478216C416/2023-00642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标      题: 阳城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9日

阳城县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3-12-29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是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攻坚克难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按照县委“一个统筹两手抓”的总要求,围绕全县“三农”工作要点,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对标年初局党组制定的“155”总体目标,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加快我县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有效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

一、聚力重点工作,多项重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一产固投和一产增加值

一产固投:2023年一产固投省市目标任务为7%、市定目标任务为15%。2023年1-11月份我县一产固投累计完成投资102782万元,同比增长28.3%,绝对值全市排名第1,增幅全市排名第2。预计年底完成投资10.57亿元,增长15%。

一产增加值:2023年一产增加值增速省定目标任务为6%,市定目标任务为8%。2023年前三季度一产增加值完成9.1亿元,同比增长4.7%,全市排名第1。因一产增加值产值因素受诸多方面影响,预计年底达到市、县下达的6%的目标任务存在一定困难。

(二)农业生产情况

一是粮食生产情况:2023年市下达县的目标任务为:粮食播种目标任务面积44.48万亩,粮食、大豆、油料产量分别为2.10亿斤、1.07万亩、3.1万亩。据统计部门统计,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0.34万亩,总产25317.1万公斤,大豆1.28万亩,油料播种面积3.25万亩,均超额完成县定目标任务。二是油料生产情况:全年油料播种面积3.25万亩,其中花生0.14万亩,油菜籽0.81万亩,芝麻0.06万亩,葵花籽1.73万亩,其他油料0.5万亩。统计局正在统计中。三是农机化生产情况:全县共完成机械化耕整地47万余亩,机械化播种 41多万亩,机械化收获30余万亩,全县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9%以上。

(三)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

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全面履行“党政同责”,修订完善《关于支持农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政策举措》,继续执行《关于加快撂荒地恢复生产的实施意见》,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市场主体恢复耕地,加强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一是有效开展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统防统治等。积极争取了科技丰产、农业生产托管、支农惠农项目。完成10万亩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发放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266.53万元,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808.8万元;二是积极争取了中央、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涉及小麦、油菜、玉米、谷子、油葵、大豆等共计376662.67亩,1011个村,99207户受益;三是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完成耕地质量评价、59个土壤的采土化验工作、100户农户施肥调查工作。四是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成立领导小组,编制三普工作方案,举办土壤普查工作推进技术培训会,申请650万元的土壤普查经费,11月2日公开招标确定外业采样、内业测试化验、数据库和成果汇总单位,目前已完成820个样点的采样工作,占总任务994个样点的82%。

(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一是完成2020年高标项目的验收工作。该项目于2022年9月底完成市级验收,2023年10月12日取得了项目竣工验收合格证书;二是申请验收2021年高标项目。2021年阳城县润城镇等3乡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于2023年11月14日经市级验收,目前正处于整改阶段。三是完成2022年项目的主体建设任务。2022年阳城县凤城镇等5乡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工,正处于单项工程验收阶段。预计2024年3月完成初验,4月申请市级验收。四是有序推进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3年阳城县芹池镇等2乡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于2023年7月27日取得市级批复,2023年8月10日发布了招标公告,2023年9月12日召开了阳城县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工动员暨警示教育大会、阳城县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技术交底暨资料培训会。9月25日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完成建设工程量80%,预计2024年6月完成建设工程。

(五)农村人居环境

一是农村户厕改造:今年,完成户厕改造5000座,完成问题厕所整改119户。二是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考评工作。按照《阳城县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考核评比实施方案》要求,对全县15个乡镇进行农村人居环境“双月”常态化考核,拿出600万元资金进行常态化考评奖补,有效激发了乡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目前,常态化考评已进行了5次考评,兑现500万元奖补资金,正在组织第6次考评。三是精品片区建设。建设提质提效精品片区1 个,蟒河镇“太行茱萸 康养蟒河”精品片区;新创建精品片区1个,东冶镇“红色境界 魅力东冶”精品片区。目前已进行了县乡两级验收,正在等待市级复验。兑现奖补资金560万元。四是农林文旅康项目。2022年申报省级农林文旅康项目2个,目前,蟒河镇农林文旅康项目、横河镇农林文旅康项目建设工作已完成,并通过市县验收,兑现奖补资金200万元。五是美丽休闲乡村建设。蟒河镇泥河村参加山西省美丽休闲乡村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评选活动,目前已成功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六)高位推进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试点县建设。

4月25日,全市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在我县召开。5月22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创建“三资”规范化管理试点县的实施方案》(阳办字〔2023〕22号)。全面落实全县农村集“三资”管理“1655”机制,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行为,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推动清廉乡村建设,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6月13日,县委召开了创建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试点县推进会,对创建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试点县做出了安排部署,现已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县级成立了副科级单位农经中心,核定15个编制,目前正在遴选人员,乡镇经管系统共配备工作人员151人,正式编制工作人员53人。村级明确320名大学生村干全部到村担任报账员。二是建立了“六项机制”。构建了以《阳城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为核心的“1+N+X”“三资”管理制度体系;推行“政经分离  账务分设”机制;因地制宜实行三种会计委托代理制;构建“1+15”县乡两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构建了企财村管乡审机制;创新考核考评机制。三是完善制度,新出台16项“三资”管理有关制度,构建了完善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体系,为加强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四是实现了五个统一。统一了“三资”台账、统一了业务流程、统一了核算标准、统一了监督内容、统一公开目录。五是强化了“五种监督”。规范民主监督、创新平台监督、加强公开监督、加大审计监督、强化纪检监督。六是试点乡镇顺利推进。凤城镇“村改社区”政经分离账务分设试点、北留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试点、润城镇会计委托代理实行第三方中介机构代理记账试点、蟒河镇联村会计代理记账试点、西河乡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试点进展顺利。七是开展了村级债务化解工作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县农村集体资产总额123.7亿元,负责总额32.49万元,资产负责率降至26.2%。八是“三资”监管平台、产权流转交易平台规范运行。我县于2010年开始所有行政村统一使用农村集体资产监测管理平台,实现了100%的覆盖,已运行13年,今年系统升级,全部转入“智慧农经”系统。数据由村会计提供原始凭证,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审核、录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使用“全覆盖”。目前挂牌的869笔,成交笔数842笔,年成交金额3027.68万元,总合同金额10142.1万元。九是严格审核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共审核“一事一议”146个项目,涉及农户5.8万户,涉及8.5万人,共筹资39万元,涉及财政奖补资金3231万元,项目总投资达4964万元。

(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情况。

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能了提升。家庭农场方面发展方兴未艾,我县荣获家庭农场示范县,截至目前创建了示范家庭农场79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5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9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35家。2023年新创建了3个省级、13个市级、15个县级示范家庭农场;合作社发展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创建了示范合作社83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23家、市级示范社37家、县级示范社18家。2023年新创建省级示范社1家、市级示范社1家、县级示范社1家。

(八)拓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渠道。

2023年前三季度,我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948元,增加1222元,增长8.9%。预计年底可完成8%的市定目标任务。主要做法:一是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二是完善乡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返乡人员创业,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三是深化农村改革,用好用活土地资源,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四是增强保障措施,加大惠农政策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支持力度,提高小农户抗风险能力,同时加强困难农民兜底救助,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

(九)扎实推进农业生产托管试点项目。

2022年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资金298万元,任务面积4.05万亩,实际完成4.4414万亩,涉及12个乡镇204个村。2023年农业生产托试点项目资金共398万元,任务面积6.59万亩。目前项目已基本完成,乡镇正在组织初验。

(十)宅基地管理工作。

严格审核宅基地用地农用地转用。农用地转用涉及4个乡镇,7个村,涉及1088户,申请转用了110.7895亩农用地。

(十一)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情况。

一是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工作。认定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认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5家。二是“省校合作、市校合作”高校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工作。组织征弘食品厂、绿洲公司、绿野农业公司、诚锋牧业、天美食品厂等企业到高校对接洽谈活动8次。完成营业收入4百余万元;三是培育2条县级产业链。蚕桑产业链:以禹珈豪、佳美、永丰源缫丝企业3家为龙头,吸收带动了60余家蚕桑系列产品生产企业,主要产品包括蚕丝被、桑叶茶、桑枝食用菌、桑果酒等综合产值达3亿元。生猪产业链。依托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共在芹池、町店、凤城、北留、次营、河北、东冶、白桑、驾岭等9个乡镇发展1000头规模家庭农场210余户,5000头以上规模的家庭农场20户,综合收入达到9.5亿元。四是产业帮扶工作。实施润城镇柏沟村年产500万个传统手工麦芽枣糕标准化生产线建设项目,督促项目实施主体按照项目方案进行项目建设,并按规定做好财政衔接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管理工作。预计12月底完成项目建设。五是开展产业帮扶项目“四个一批”专项工作。对2016年以来的68个产业帮扶项目,按照“四个一批”工作要求,分类梳理,建立台账。梳理出巩固项目59个,提升项目4个,盘活项目4个,另起炉灶项目1个。措施得力,效果良好,受到县级表扬。

(十二)果蔬生产情况  

2023年,全县水果产量预计可达到12800吨。开展果园提质增效2000亩,完成新建水果设施330亩,果实套袋50万个;全县蔬菜总产预计可达7.3万吨。全县食用菌投料量5000吨,预计总产量可达1800吨;特色农业保险水果承保33户,投保面积1869.87亩,保费为168307元。

(十三)农业执法、农产品质量监管情况

农资专项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800余人次,检查农资门店110个;检查农机经营企业50个,检查各类农业机械200余台次;检查饲料、兽药、养殖场等生产经营企业130个;检查农产品生产企业或个人49个,签订安全生产承诺告知书130余份。立案10起,结案10起,涉案货值金额3094元,罚款金额8500元,没收违法所得1179.6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共出动监管和执法人员142人次,检查生产单位46个,省农业农村厅抽检样品16批次,市农业农村局例行抽检150批次,县级例行抽检551批次,合格率98%以上,未发现重大生产安全隐患。农资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检查种子经营企业70个、农药经营企业50个,肥料经营企业60个,饲料企业20个,兽药经营企业34个,农机经营主体18个,农产品生产企业35个,畜禽养殖企业20个,渔业生产经营企业3个。立案查处10起,共计罚款0.7万元,没收违法所得0.1万元,没收违法财物0.05万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共开展双随机检查3批次,分别对199个、39个和101个共计339家经营实体进行了检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我县被确定第五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立了领导组,出台了《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施方案》,全县十五个乡镇、十九个种植企业和水产养殖企业配备了执法记录仪、快速检测设备、和检测卡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双认证”在11月底通过验收。

(十四)蚕桑产业情况

以省、市级“蚕桑专业镇”建设为目标,一手抓产业量质齐升,一手抓产业规模扩张,多措并举,逆势突围,促进了全县蚕桑健康稳步发展。全县养蚕3.48万张,产茧168万公斤,蚕农收入首超1亿元,达到1.02亿元。养蚕张数、蚕茧产量占全市总量的95.6%,较2022年提高5%。蚕桑综合产值达到3.3亿元,较2022年增加10%。

(十五)中药材产业建设情况:一是引进连翘高产品种进行试种。去冬今春晋城圣鑫农业开发公司从河南省卢氏县优质连翘示范基地引进高产连翘新品种5000余株,建成连翘优良苗木繁育示范基地35亩,用于该公司连翘苗木的逐步改良及生产试验,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可在全县推广使用。二是出台严禁连翘抢青通告。为进一步规范我县野生连翘和人工抚育连翘采收秩序,提高产量和品质,2023年6月7日县政府出台了《阳城县人民政府关于严禁连翘抢青采收的通告》,在阳城电视台广泛宣传,有效遏制了连翘抢青势头,保障了我县连翘质量和品质。三是推进中药材种植保险试点。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建设步伐,降低中药材种植风险,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促进中药材高质量发展,我们通过对中药材种植主体圣鑫农业开发公司、三利珍农业开发公司、益农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欣康园山茱萸农民专业合作社,北留镇、蟒河镇中药材相关管理人员的调查走访,起草了阳城县中药材种植保险实施方案,并提交县政府办公会议研究讨论。8月市农业农村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发文印发了《晋城市政策性中药材种植保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正式出台了全市保险政策。四是推进项目建设。2022年中药材提质增效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150万元,建设3个中药材产地初加工企业、260亩标准化示范基地及1000平方晾晒场。项目从2022年7月开工建设,2023年11月底项目建设任务全部完成,补助资金下拨到位。2022年中药材转化增值项目。山西泽润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在董封乡桐窊村投资32万元,建设320亩黄姜粮药间作示范基地,已通过项目验收,市级补助资金拨付到位。11月中旬准备采挖,预计收获黄姜500吨。2023年中药材转化增值项目。山西泽润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在董封乡桐窊村投资30.62万元,建设100亩艾草种植示范基地,全部完成种植;阳城县三利珍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在寺头乡马寨村投资33.15万元,建设500亩中药材林下种植示范基地,完成440亩板蓝根,60亩柴胡种植。已通过项目验收,市级补助资金拨付到位。

(十六)开展太行一号工作和调度、示范带建设成效和辐射带动情况

2023年,我县太行一号沿线共实施项目41个,概算总投资434563万元,年度计划投资144508万元。截至目前,41个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51235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05%。其中:一产固投项目共26个,项目总投资85116万元,2023年度计划投资43833万元,占示范带项目年度总投资144508万元的30.3%。截至11月份,全县一产固投完成投资102782万元,示范带一产固投项目完成投资51596万元,占比50.2%。

2023年,我县共实施重点项目11个,概算总投资154370万元,年度计划投资77852万元。截止目前,完成投资77945万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0.12%。

(十七)农业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一是不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做好农膜回收清理工作。下发了《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23年农膜回收工作的通知》,将农膜回收工作纳入2023年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考核内容,在全县开展了农田残留地膜专项清理整治行动。二是积极组织生态农场试点申报工作。按照农业农村部和省厅关于开展生态农场评价工作的要求,积极组织各乡镇开展国家和省级生态农场申报工作,申报阳城县惠民农场,市局组织进行了现场评价工作,等待省厅评审。三是积极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按照我县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安排,完成了全县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补充调查工作,包括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普查、外来入侵病虫害普查、外来入侵水生动物普查工作。目前正在进行相关普查数据进行审核汇交工作。四是持续开展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加快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深入各乡镇开展采样点位核查工作,配合省厅对我县今年开展的耕地安全利用自评估采样点位进行了全面核查,开展了例行监测点位农产品(小麦)及土壤采样以及自评估采样质控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县采样监测任务。按照全县耕地安全利用实施方案要求,确定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模式,实施推广低积累品种、替代种植,土壤钝化以及优化施肥、土壤调理剂、叶面阻控剂调控及深翻耕等在内的农艺调控措施,开展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不断巩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成效。开展了实地踏堪,落实了耕地面积和对应农户信息,购买钝化材料、微生物菌剂,并按照实施区域进行了分发,记录,及时指导农户进行科学施用。进行了土壤、农产品、大气沉降采样和检测工作,共采集土壤样品103个,农产品样品58个,大气样品40个,农业投入品样品16个。

(十八)农业机械社会化工作  一是秸秆资源产生和综合利用情况。2023年,我县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约22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4%,其中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8%;由于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大秋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处置工作开春以后才能全面结束,预计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将达95%以上,其中离田量可达30%以上。完成了对2022年度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的考核验收和智慧农机安装补助项目,共计安装智慧终端171套。其中市级资金48套,县级资金123套,基本实现对有意愿、符合条件的机主按需安装,应装尽装,为我县秸秆综合利用及农业生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奠定了机械化作业特别是秸䄭综合利用作业大数据基础。二是培育农机示范“社场户”,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2023年,完成了省级丘陵山区农机化集成技术提升试验示范项目、省级山茱萸产后加工项目、市级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初加工装备技术项目、市级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的实施主体确定,项目资金共计65万元,其中省级资金40万元,市级资金25万元。三是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央农机购置和报废补贴实施情况,全县有364户申请农机购置补贴,申请补贴机具702台,共申请补贴金额528.666万元。今年共下拨资金210万元,上年节余补贴资金0.511万元,总计可用补贴资金210.511万元。已兑付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6.659万元,兑付农机报废补贴资金2.32万元,总计兑付补贴资金208.979万元,今年结余资金1.532万元。四是地方特色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情况。申请特色农业机械补贴资金142.02万元,其中,使用市级资金申请补贴特色农业机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机械)17台,申请补贴资金29.62万元;使用县级资金申请补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机械24台,申请补贴资金100.81万元;使用县级资金申请补贴特色农业机械(杂粮机械、农作物秸秆处理机械、粮食烘干机械)5台,申请补贴资金11.59万元。今年市级下拔特色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0万元,上年结余资金0.06万元,总计可用补贴资金30.06万元,兑付29.62万元,今年结余资金0.44万元。

(十九)农业农村科技和人才支撑工作

一是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持证工作。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共674人,540人取得高素质农民技能证书,圆满完成674人的培训任务,持证率达80%以上,从业率不低于70%。二是加大乡村产业带头人才培养力度。先后组织33人分别参加了中国农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的头雁项目培育班。遴选29名基层农技人员分别参加省骨干班、重点班、实训班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技人员能力水平,激发农技推广队伍活力。三是积极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2023年,全县建设2个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和2个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20余个,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62户,带动农民2000余人。形成“农技人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社会化服务组织+示范主体+辐射农户”五位一体的技术推广服务模式,年度主推技术到位率95%以上。

三、亮点工作和获得奖项

(一)亮点工作。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县委“一个统筹两手抓”总体思路和要求。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稳定主粮产业,大力发展蚕桑、畜牧、小杂粮、中药材等特优农业,建设农业专业镇、产业园,通过政策撬动、龙头带动、项目推动,走出一条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围绕环境绿色化、生活品质化、便民常态化、管理制度化、内涵特色化“五化共建”总体思路,按照“五个全覆盖、十个一体化”乡村建设工作要求,推动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深化农村重点改革,壮大提质村级集体经济,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抓好农村资源资产盘活利用,保障村集体和农民财产权益。二是突出抓好“155”11项重点工作,奋力开创全县“三农”工作新局面。“1”即守牢一条稳粮保供底线,圆满完成粮食生产任务。“5”即开展五个示范创建。省级乡村治理试点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级整县推进家庭农场示范县、市级农经工作规范化管理试点县、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5”即抓实五项重点工作。狠抓三项指标进位(一产固投、一产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促进蔬菜产能恢复性增长;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二)开展重要活动。3月15日,在东冶镇组织开展农机操作手技能大赛;3月26日,省委书记在润城镇屯城村观摩小麦高产创建基地;4月25日,全市北留镇、蟒河农经观摩现场会;7月12日,市委在寺头乡观摩蚕桑专业镇建设和蚕桑产业发展;7月16日开始,组织开展全国“村BA”篮球赛活动,北留队和凤城队在晋城市以冠亚军,北留镇篮球队获2023年全国“村BA”山西省选拔赛亚军;8月19日,蚕桑体系首席科学家代方银在阳城讲学;9月17日,在北留镇皇城村开展全省创业大赛;9月20日,在横河镇开展全市农民丰收节;10月16-20日和24日-28日,在北留镇皇城村组织开展两期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训班;11月9日,农业部在我县寺头乡考察蚕桑产业发展。   

(三)获得奖项。国家级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演礼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泥河村;国家级宜居宜业示范乡村--皇城村;2022年全国乡村清洁行动先进县;申报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阳城小米、阳城桑叶茶;省级山西省乡村治理试点县;2022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2022年巩固衔接乡村振兴考核优秀;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美泉村、皇城村、龙凤村、上庄头村、油坊头村、郭河村;12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省人社厅桑黄产业项目一等奖--晋岳文化旅游公司;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通过“双认证”;新创建了3个省级、13个市级、15个县级示范家庭农场;2023年新创建省级示范社1家、市级示范社1家、县级示范社1家;北留镇皇城村被命名为省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十佳村”;北留镇皇城村、凤城镇上孔寨村被命名为市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十佳村”;町店镇桃坪村、润城镇柏沟村、芹池镇大永固村被命名为市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先进村”。市级晋城市首批市级专业镇阳城蚕桑专业镇;2023年“晋城市首届新农人职业技能大赛”集体荣获二等奖。     

四、2024年工作计划

  1. 狠抓粮食生产。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继续抓好全县撂荒地恢复生产工作。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新模式试验、示范、推广,持续实施市级粮食产能、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等建设项目,认真搞好农业动态、农业信息收集和农业大数据的上报工作。培育扶持壮大种粮大户,推进低效非粮作物还粮耕作,创新机制促进撂荒地恢复生产,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做好防灾减灾,保障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4.3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4亿公斤。积极在玉米、小麦、谷子、高粱、豆类、薯类等作物上推广使用优良品种,推广有机旱作、抗灾减灾、病虫草害防治、机播机收等适用技术,开展田间指导、培训等工作。认真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工作。
  2.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未完工的高标项目按约定时间及早完工与验收。加快推进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争取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实施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规模5万亩,全部是新建项目。涉及我县董封乡、次营镇、凤城镇、白桑镇、东冶镇、芹池镇共6个乡镇,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地力提升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输配电工程等。除增发国债资金11000万元外,省市县配套资金1000万元。
  3. 持续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强农业“特”“优”产业建设,启动畜牧大县三年行动,培育蚕桑、畜牧、红苗谷、山茱萸等特色产业基地,打造全产业链、高附加值的地标性产品;加强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示范主体培育,全面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试点工作;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园提档升级和市级产业园认定工作,做精做专做特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老字号”“原字号”“土字号”“特” “优”农产品深度开发,扶持培育“阳之源”调味、“析城山”小米、“蟒河”山茱萸等“特”“优”农产品品牌,推动“皇城相府”公共品牌覆盖;持续实施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区域性、综合性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基地。
  4.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精细化。稳步推进“厕所革命”, 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则,按照“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的总要求,做好2022、2023年农村卫生户厕验收工作,完成卫生户厕的验收和资金兑现工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考评,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考核机制。
  5.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药化肥减量替代和农用地膜回收、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6. 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扶持建设1-3个标准化乡镇秸秆收储站,争取未来3年内实现14-15个高规格的利用主体,形成全县各乡镇、全覆盖,逐步实现乡有标准化收储站,主要公路沿线,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多的行政村有临时堆放转运点的收储运规模。
  7. 蚕桑产业发展工作。计划发种3万张,产茧135万公斤;引进新品种和智能养蚕设备,试验多季养蚕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打造一个精品科技示范园;建立专业镇项目库,其中市级重点项目一个,持续全力推进蚕桑文化系统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寺头蚕桑文化主题公园建设项目、蚕桑文化整合发展示范园项目等重点项目实施;谋划储备智慧化数字蚕桑产业链建设项目、桑黄产业园建设项目、桑果综合利用项目等3个项目。
  8. 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继续做好市级中药材转化增值项目,力争完成500亩建设任务。持续出台严禁连翘抢青公告,提升药材品质;做好中药材种植保险相关工作;开展桑园套种中药材及淫羊霍人工栽培试验试点。
  9. 继续提升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水平。我县已被省农业农村厅初步定为2024年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试点县。建立农村会计委托代理第三方机构名录库,实行资格年审制度。充分利用智慧农经、“三资”监管平台大数据,强化“三资”监管力度。(十)稳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二轮到期延包试点。2024年全县二轮承包到期的村有46个,做好二轮延包的前期摸底、政策宣传、技术指导等各项准备工作,认真落实二轮承包到期再延长30年的总要求。                          阳城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