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
目前,立春已过,雨水将至,我县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期。据气象部门数据,去年入冬(12月)以来,我县平均气温为-0.2℃,较历年偏高0.9℃;降水量7.9mm,较历年偏少6.4mm(4.5成)。预计未来十天以晴天到多云天气为主,无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平均气温1.0℃左右,较历年偏高。2月5日在白桑镇麦田测量平均土壤相对含水率为:0cm~10cm为26.83%,10cm~20cm为40.76%,20cm~30cm为45.36%,田间表现中度受旱。为了确保今年小麦获得丰收,为全年粮食生产安全赢得主动,各乡(镇)要立即行动起来,深入麦田查旱情、苗情、墒情、病虫情,指导农民加强小麦春季田间管理,为夺取2025年小麦丰收打好春季管理第一仗。现将《阳城县2025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附件:阳城县2025年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阳城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2月8日
附件
阳城县2025年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为针对越冬以来麦区气温偏高,冬前旺苗、壮苗比例高,弱苗田面积小,以及1月下旬的雨雪一定程度补充了表墒等情况,早春麦田管理应以控旺稳壮促弱为核心,协调地上地下生长,培育壮苗个体和群体,为大面积单产提升奠定基础。
一、镇压划锄,提墒保温促返青
我县十年九旱,春旱常年发生,而且极易发生倒春寒,导致早春死苗死蘖,因此早春要把耙耱镇压划锄这项最有效的抗旱防冻措施作为首要工作抓紧抓好。
所有麦田都应在小麦返青起身期进行中耕耙耱。顶凌期开始,通过中耕或耙耱保墒增温,去除枯叶促进小麦生长。对于冬前旺长和“假旺苗”的麦田,因气温高、墒情好,地上部分生长快,但根系发育较差,这类麦田中耕不宜过深,以防伤根较多而转弱。对于土壤悬松的旱地麦田和未冬浇的水地麦田,应在顶凌期后及时镇压提墒,促进返青,推荐采用镇压耙耱一体机或先镇压后耙耱,提墒保墒同步。
二、因苗施策,强化分类管理
我县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土壤失墒快,要注意防范春旱,根据不同苗情,进行肥水管理。对旺苗的管理要以控为主,控旺转壮。在返青期首先要进行重镇压控旺,镇压后进行深中耕,深度达到10厘米左右,促根控叶,控旺转壮,肥水管理可推迟到拔节期,遇雨(或浇水)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对三类苗的管理要以促为主,促弱转壮。这类麦田多属于晚播弱苗,麦苗又瘦又弱且根系不发达,春季管理应以促为主,要在正月十五前后借助返浆水用耧深施追肥或及早趁雨(雪)追肥,亩追施尿素8公斤左右,等雨(雪融化)后能进地时,进行浅中耕松土,晚播小麦最好进行两次划锄,第一次在返青开始,尤其是杂草较多的地块要浅锄一次,锄去杂草、提高地温、促进快速返青和春季分蘖,促苗转壮。第二次在拔节初期再中锄一次,以利于促根下扎,更好利用水肥。对二类苗的管理要促控结合。春季管理的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要在正月十五前后借助返浆水用耧深施追肥或趁雨(雪)追肥,亩追尿素7公斤左右,能进地时及时进行耙耱或中耕。对一类苗的管理要先控后促。此类麦田地力水平较高,越冬属于壮苗麦田,应先控后促,控制早春分蘖形成旺苗,提高分蘖成穗率。雨后及时进行耙耱或中耕,中耕深度达到7厘米左右,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在拔节期应根据苗情、墒情遇雨进行(或浇水)追肥,一般亩追尿素不超过5公斤。
三、强化预警,主动防范春季冻害
早春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积极应对“倒春寒”等强降温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先降雨后降温或降温伴随降雨天气冻害较轻,先降温再降雨天气有利于冻害恢复,只降温不降雨天气冻害相对较重,是关注重点。降温来临前,耕层悬松且未拔节的麦田可进行镇压,防止冷风伤根伤苗;墒情差的麦田,应提前灌水,增加墒情防冻;旱地或来不及浇水麦田,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芸苔素内酯、碧护等,减轻低温影响。降温过后,应及时调查受冻情况,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浇水追肥、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补救。
四、加强监测,科学防控病虫草害
根据全县各测报点冬前农作物病虫越冬基数,结合2025年气象预报及近年病虫发生态势,预计今年我县病虫害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重点关注“两虫四病”,即麦红蜘蛛、蚜虫、白粉病、锈病、赤霉病、茎基腐病。因此,各乡(镇)要关注春季病虫害发生动态情况,达到防治指标及时防控,减轻危害。
返青至拔节期,要重点监测和防治地下害虫、麦蜘蛛、麦蚜、锈病等病虫害,一旦达到防治指标,要选择对路绿色农药进行防治。对小麦条锈病,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防控策略,采取“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预防措施。对于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拔节前,在春季日均温度稳定通过5℃以上,选择晴好天气,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对路除草剂,及时进行化除,并严格按照使用浓度、适宜时期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以免发生药害。拔节后严禁化学除草,要人工拔除杂草。
五、加强管护,严禁畜禽啃青
畜禽啃青会造成绿叶和春季分蘖减少、成穗率降低、穗分化时间缩短、冻害加重,成穗数和穗粒数减少而减产,啃青后即便是及时浇水追肥补救,一般减产幅度也在10%以上,因此应严禁畜禽啃青。
六、节水麦田,精准管理夺高产
采用滴灌、微喷灌、喷灌等节水灌溉的麦田,要发挥少量多次快速灌溉和水肥一体精准调控的优点,根据苗情和墒情,以及低温来临前肥水管理,培育高产群体。一般应在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浇水,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采用水肥一体化追肥,每次追施磷酸二氢钾1kg~1.5kg,尿素2.5kg~5kg,确保增穗增粒提粒重夺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