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农业农村局

索  引 号: 11140522K03478216C416/2023-00444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标      题: 阳城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县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27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23日

阳城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县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2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3-08-23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赵利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势的提案收悉,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全面接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我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49个,其中:种植业312个、养殖业218个、林业95个,农机49个、农家乐25个、其他50个。创建各级示范社81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个、省级示范社22个、市级示范社36个、县级示范社18个。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强管理建制度,试点工作任务逐步完成

1、出台支持合作社规范发展各项政策,为整县合作社质量作保障。

我县近两年先后出台了《阳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县级示范社认定和监测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通知》、《关于加快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阳城县2021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2021年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级示范社创建工作的通知》,为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提供了政策支持。

2、建立农民合作社辅导员队伍,认真开展合作社清理整治工作。

县乡成立了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县农业农村局牵头与13个单位成立了县合作社联席会议机构,深入持续开展合作社清理整治工作,由乡镇组织、相关单位配合,对2021年底全县585个合作社逐一进行走访,备案合作社315个,继续规范的146个,存在异常的80个,督促注销合作社44个。同时,农业、林业、畜牧、蚕桑、农机、文旅、扶贫等相关职能单位主动对接服务合作社200余人次。

(二)谋合作共发展,合作社整体质量提升作用明显

1、优先支持示范社承担农业项目,实现增收创收

2020年农业生产托管项目资金100万元,支持3个农机和植保服务的合作社;去年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资金91万元,扩大到7个农机合作社承担。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100多万元,支持2个农机合作社服务2个乡镇1.6万亩的深耕任务。合作社创收200多万元,为扩大生产和提供优质服务奠定了基础。今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8万元用于2022年评定为国家级示范社的经营主体能力提升。

2、强强联合,优化组合,抱团发展,闯出一条合作发展的新路。

由阳城县惠农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组织山西获泽蜂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阳城县获泽源核桃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阳城县军良植保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阳城县东恒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2个农民合作社,成立山西析城山农产品产业化联合体,主要经营我县小米、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为进一步助推农产品特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社企校对接合作,不断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

山西获泽蜂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河南科技大学蜜蜂研究所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全面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与山西皇城相府酒业有限公司、山西小熊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六昌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康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沁尔香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阳城县华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全国二十多家蜂业公司和合作社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联合社实现销售收入3744万元。

阳城县金田园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所、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合作,建立脱毒甘薯研究中心,进行茎尖剥离、试管苗繁育、病毒检测、试管苗速繁,原原种、原种的防虫网繁育,相继对徐薯18、商薯19等高产高淀粉红薯品种进行脱毒速繁,繁育脱毒红薯原原种种苗4000万株。年实现销售收入423.48万元。

三、今后打算:

一是做好跟踪服务,保障后续发展。对于已经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好跟踪服务。认真听取农民群众的宝贵建议,帮助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提供咨询服务,增强维权意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

二是多组织考察学习,拓宽社员眼界。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理论+实践”等多种方式,鼓励合作社组织社员赴外考察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和典型模式,找到合作社发展的不足,取长补短、学以致用,将好的经验做法带回来,通过参观好经验、好做法,激发社员比、学、赶、超的动力,增强改变乡村面貌的信心,帮助社员增长见识、厘清思路,提升合作社社员的能力。

(二)搭建多元主体参与平台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与村委会、社会资本联系沟通的桥梁纽带,是能人返乡创业的重要平台。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每位成员要发挥人脉关系联系乡贤、公职人员、在外创业者等不同人群返乡参与乡村规划和建设,搭建多元主体参与平台,形成“村庄建设共同体”。例如,发起成立老乡会、乡贤会、爱乡会等公益组织,广泛吸纳乡贤能人、在外青年、关心和支持村庄建设发展的热心人士。鼓励在外村民投资入股合作社,为合作社导入产业发展项目,积极营造“我的家乡我建设”氛围,为乡村建设投资出力,建立起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

通过多元主体参与产业发展、乡村规划、投建公共设施、抓好乡村环境整治、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等反哺家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让在外村民获得认同感,激发其回报家乡、奉献家乡、造福家乡的热情,凝聚人心与智慧,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