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阳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市局决策部署,全面履行市场监管职责,较好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强化责任担当,坚决守好市场监管领域安全底线
深刻汲取省内外各类安全事故教训,自觉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摆在突出位置,全年市场监管各领域安全无事故。
(一)认真履行疫情防控职责。在进口冷链食品管控方面,严格执行市总仓统一管理制度,持续加强重点冷链场所定期环境监测,坚持每周一次组织冷链从业人员核酸检测,有效防止了冷链环节可能引发的感染风险。在农贸市场和餐饮场所管控方面,坚持不间断开展明查暗访,督促落实登记、扫码、戴口罩、使用公勺公筷、减少人员聚集等防控措施,发现并督促整改防控不到位问题430多个,重点场所经营者疫情防控意识显著增强。在“一退两抗”药品管控方面,分区域建立药品监测哨点16个,全面实行实名登记购买制度,排查异常购药人员信息4700余人次,向防控办推送重点关注人员326人次,责令11家落实防控措施不到位的药店进行停业整顿。
(二)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重点食品餐饮企业、工业生产许可获证企业等,全面推进自查自纠、强制培训、公开承诺等工作,结合执法检查、行政约谈等方式,进一步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全县340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18家重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7家工业生产许可获证企业全部参加了安全强制培训并进行了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公开承诺。全年组织安全专项执法检查8次,召开企业(含个体工商户)行政约谈会5次,约谈140余人。
(三)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市局一系列安全工作部署,聚焦特种设备、食品药品、工业产品质量等领域,多次组织会议分析研判,针对重点企业、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建立风险隐患台帐和整改销号台帐,实行清单化管理。全年累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435家次,食品餐饮单位1368家次,药械化单位797家次,工业产品生产企业7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特种设备安全隐患41条,食品行业安全隐患138条,劝导餐饮场所停用丁烷加热卡式炉36台,取缔黑加油站点6个。
二、强化组织协调,牵头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充分发挥领导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统筹推进全县食品药品安全、质量强县和标准化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以及公平竞争审查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全力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对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标准,结合实际牵头制定了《阳城县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任务清单》,明确细化31个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任务,多次组织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联合开展应急演练,组织部分成员单位赴高平、沁水等地学习取经,“拿来为我所用”。着力打造食品安全示范点。确定食品生产、经营、种养殖等各类示范点28个,滨河东路食品安全示范街,皇城相府食品安全示范景区,凤展、旭东等食品安全示范超市,美韵、环城等食品安全示范酒店,三利珍种养殖示范企业以及建南桥下阳城特色小吃集中管理示范区等初步建成,受到省局肯定。着力建设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投入近百万元,建起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云中心,首批视频对接学校食堂“明厨亮灶”69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6家,录入基础信息7300余条,大力推进信息化技术在食品安全日常监管、行政执法等工作中的运用,极大提高了监管效能和水平。着力提高食品快速检测水平。督促全县食品生产企业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着力提升重点流通企业和餐饮单位的自检能力,先后在神农市场、阳城一中、凤展超市、惠康超市、环城超市以及北留市场监管所、芹池市场监管所新建7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加强检测人员业务培训,构筑了食品安全“防火墙”。着力加强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联合第三方机构开通了“山西食品安全培训”公众号,组织重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线下集中培训,全年参训总人数6030人(管理人员1057人,从业人员4973人),培训时间全部达到每人40学时以上,全县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大大提升,安全规范进一步入脑入心。
(二)大力推进质量强县和标准化建设。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市、县质量大会会议精神,进一步细化各成员单位实施质量发展工作职责分工,高规格启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建立服务企业质量检定“绿色通道”,组织各行各业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宣贯工作,检定强检计量器具12622台(件),实现机动车检验检测和环境保护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管全覆盖。积极推动标准化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大力引导企业和行业协会主导、参与制修订各级各类标准14项,阳城发电公司制定的《管道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国际标准、皇城相府酒业公司制定的《蜂蜜酒》行业标准、优煤易购公司制定的《民用洁净型炭》《民用洁净型煤》等四项省级团体标准先后发布实施,析城山有机谷子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皇城相府《智慧景区建设指南》省级地方标准通过验收审核,新申报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2家,新制定标准化工作方案和计划2项,全县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达65家195项。
(三)积极实施知识产权强县战略。组织召开了“知识产权入园惠企”银企对接和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建立了全县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制度和联络员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的指导服务,坚决依法查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全县共有20家企业纳入市、县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名录库,指导17个商标申报了山西省重点商标名录保护。落实9件发明专利和3家企业资金补助16.5万元。新核准商标注册297件,有效商标总量达2164件,居全市第二。办理商标侵权案件3起,罚款1.4万元。11月21日,“阳城蚕茧”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填补了我县地理标志商标的空白。
(四)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牵头制定全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安排》和《工作计划》,充实完善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和检查对象名录库,按要求对全县粮食收购、汽车销售、安保服务、生态环境监测、道路运输、宾馆酒店等10类重点行业实行全覆盖抽查,对其它一般行业区别情况实行了5%至40%不等比例的抽查,对投诉举报多、社会关注度高、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有多次或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等情况的市场主体,有针对性地增加抽查频次。所有抽查结果全部录入系统并对外公示。全年组织开展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759户,所有抽查结果全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进行公示,对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认真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牵头组织召开全县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组织22个成员单位具体责任人开展业务强化培训,制定了公平竞争内部审查工作机制,开展了排除限制竞争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完成存量审查252份,增量审查20份。建立了公平竞争第三方评估机制,明确了重点评估事项,开展了评估机构筛选工作。与此同时,持续加强反不正当竞争工作,建立了反不正当竞争局际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关系和职责,聚焦保健食品、医药购销、农贸化肥等重点领域,“双十一”“双十二”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了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对16户轻微违法的市场主体进行了约谈告诫,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4起。
三、强化精准监管,努力提升市场监管工作效能和水平
——持续加强信用监管。加强企业年报公示,通过电话通知、短信提醒、上门服务等方式,帮助企业完成年报工作,年报率达到99.17%。加强互联网+监管,多平台汇聚录入市场监管领域各类信息数据25708条,提供信用数据查询服务17000余人次。加强信用惩戒,列入经营异常名录84户,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33户,重点领域监管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10人,吊销营业执照40户。加强风险分级管理,将全县6000多家企业和4000多家食品餐饮单位,按照信用风险和安全风险从低到高分为ABCD四个等级,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实行不同频次监管。
——集中开展专项行动。按照上级安排部署,全年共组织和参与各类专项行动55个。在特种设备安全整治方面,部署开展了电梯、起重机械、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县763部在用电梯实现100%责任保险,540千米油气管道检验合格率达100%,气瓶充装单位完成气瓶溯源体系建设,特种设备全年安全无事故。在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面,联合县教育局、卫健局、公安局等部门,全面排查和规范校外托管机构“小饭桌”26家,排查文具店、便利店、饭店等各类市场主体347家次,全县77家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实现了全覆盖。在停车场收费专项治理方面,对全县41家停车场收费进行了全覆盖检查,引导制作规范收费公示牌35个,查处无照经营、未明码标价等违规收费停车场3个。在各类广告专项整治方面,紧盯医疗美容、保健食品、教育培训、户外广告等商业营销宣传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强对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直播等传媒的监测监管,累计排查各类经营户178家。在电商平台专项整治方面,组织开展了清理网上宣传销售“特供”“专供”标识商品、违法销售纪念章和销售仿冒汾酒系列等专项行动,排查各类网站、网店经营户110余户。在机关食堂和食品“三小”(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行业综合治理方面,组织力量排查机关企业职工食堂302家,引导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7家,检查食品“三小”经营单位418家,责令整改10家,引导办证2家。在保健食品专项整治方面,集中时间排查保健食品经营户662家(次),开展科普宣传22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
——继续加大抽检力度。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周密制定2021年度全县《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和《重点工业产品质量抽检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批次、有组织地开展抽检监测工作。全年完成食品抽检2126批次,超过了市定5批次/千人的要求,合格率98.2%。抽检车用汽(柴)油、民用型煤(商品煤)、陶瓷砖(日用陶瓷)、口罩、化肥、建材、电线电缆、危险化学品、防爆电气、儿童和学生用品等各类重点工业产品493批次,合格率93.5%,对38批次不合格食品和32批次不合格工业产品全部启动后期核查处置,处置率100%。
——务实推进消费维权。组织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系列宣传活动和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挂牌“文明阳城·诚信商家”106家。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热线和平台作用,畅通消费者诉求渠道,全年12315专网受理消费者各类投诉举报652件,政务热线平台64件,现场受理51件,已全部办结,办结率100%。
——坚持做到依法行政。层层分解法治政府建设职责清单,做到了第一责任人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分门别类落实到每个股所、每个工作人员,促进人人知责、明责、尽责。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要求,聘请法律顾问对重大行政事务决策进行合法性把关,动态梳理权责清单572项。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十项配套制度,统一配置执法记录仪,统一规范执法文书,统一实行全过程数据化记录和文字记录,严格落实“查审分离”制度,加强法制审核工作,畅通行刑衔接。与此同时,大力倡导包容审慎监管,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推出市场监管领域包容免罚清单81项。全年共办理案件246件,其中一般程序案件189件,简易程序案件57件,轻微违法免罚案件60件,罚没款102.57万元,移送公安机关13起。
四、强化党建引领,促进党组织党员更好发挥作用
(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结合市场监管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实际,认真制定局党委党史学习教育方案,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学习教育工作。坚持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领导讲课和交流研讨相结合,先后集中组织党组中心组党史专题学习和扩大学习会议14次,专题研讨交流22人次。除必学书目外,还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市党代会精神等,全局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和“两个维护”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入人心。
(二)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见行见效。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落脚点放在了服务经济发展、提升监管效能上。开展“服务春耕党员行”行动,选派8名政治过硬、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同志下沉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为农村振兴献计献策。开展“联点共建,服务基层”行动。深入洪上村开展“整乡联建”,探索农村“1+1”项目责任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开展“惠民便民献真情”行动。“零距离”指导企业年报工作,主动上门服务400余人次,手把手帮扶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年报。主动下沉町店、芹池、润城等乡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计量检定下基层”活动,为计量检定单位上门服务450余人次。开展“维护群众舌尖安全”行动。针对群众关注度高的食品开展“你点我检”抽检活动,激发群众的参与度,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三)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放在心上,坚持将市场监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不断完善党组议事规则、党员干部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相关制度,全面开展违规入股摸底排查,经常性开展以案说法警示教育6次,廉政谈话40余人,进一步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始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原则,以弘扬“法治文化、红色文化、公益文化”三种文化为引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后开展了“3.15消费者权益保护”“4.26知识产权宣传周”“12.4国家宪法日”等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印发张贴文明城市创建、制止餐饮浪费、未成年人保护、职业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积极倡导低碳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凝聚思想共识。
2022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