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阳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25-02-18 发布机构: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阳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各项行政执法工作部署,大力提升市场监管执法效能,切实推行政务公开,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充分利用“3·15”、“4·26”、“12·4”、“食品安全宣传周”、“质量月”等时间节点,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相关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现将阳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年度责任清单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

高度重视全局干部职工法治教育培训工作,把加强学法用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学习计划,要求每人每年开展法律知识专题学习不少于40学时。一把手以身作则带头参加省市局法律知识业务培训视频会,各分管领导认真组织开展分管领域普法用法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全局干部职工学法、用法、普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局党组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党组会第一议题,先后20次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内容近30个,准确把握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共识合力。

(二)切实加强市场监管部门法治建设,树立市场监管公平正义的良好形象

一是抓好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人对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亲自谋划、安排部署,制定下发了《法治建设工作计划》和《法治市场监管实施方案》,明确了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各部门职责清单。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濩泽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为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行政复议诉讼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切实推行政务公开,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充分利用“3·15”、“4·26”、“12·4”、“食品安全宣传周”、“质量月”等时间节点,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相关要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提升了普法“六进”活动效果。

二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案件法制审核制度,克服了执法人员少、执法头绪多等困难,依法规范办理各类案件341件,其中行政处罚案件161件,不予处罚案件86件,简易案件94件,罚没款共计1626781.64元。我们坚持宽严相济的理念,对危及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案件坚持从严,对新业态、新生事物注重包容审慎,对初次违法行为从轻或减轻处罚,进一步促进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三统一”。

三是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深入开展“3·15”晚会曝光问题产品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围绕主板机黑灰产业链、非标灭火器、劣质梅菜扣肉预制菜、高价听花酒、淀粉肠等问题,检查各类经营主体156户次,未发现有关问题。开展“守护消费”暨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突出违法行为专项执法行动,对利用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和个人信息、不履行“网购商品七天无理由退货”等行为进行规范。2024年以来12315平台接收处置消费者投诉举报897件,办结858件,12345接收处置各类诉求129件,办结12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60余万元。

四是严格执行自由裁量权制度。在对行政处罚结果的自由裁量部分,严格执行国家局和省局有关自由裁量的相关规定,《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将市场监管涉及的法律法规的相关处罚条款按从轻、一般、从重三个幅度明确的裁量条件,要求办案机构结合案件办理证据,以说理式文书形式对自由裁量的理由进行说明,杜绝了执法随意性,使行政处罚在合法的前提下做到了合理规范。对符合《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不予处罚以及《晋城市市场监督部门轻微违法不予处罚事项目录(2023版)》的法律规定,不予行政处罚。综合考虑个案情况,兼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当事人主客观情况等相关因素,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统一;兼顾纠正违法行为和教育当事人,引导当事人自觉守法。对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对当事人违法情节进行综合裁量:使依法行政和优化营商环境、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达到了高度统一。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亮点

一是着力规范公平竞争审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专门邀请第三方机构专业老师对成员单位进行了业务培训。进一步健全了政策措施起草单位和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审查机制,打通了自审会审贯通连接渠道及会审报告、意见反馈等相关程序。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作用,对2021年以来,以县政府和政府办名义制定的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238件政策措施和文件集中开展评估分析(结果出具中),对审查存疑、把握不准的8件政策文件进行了会审,有效防范了排除限制竞争政策措施的制定出台。

二是着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对311家规上企业,落实每月不少于20天的“企业安静期”不检查制度,在此基础上统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定印发抽查清单计划,坚持“清单之外无检查”,减少非必要执法检查工作,减轻对企业的干扰。2024年以来,组织25家成员单位参加省局培训,开展“一人多户”“一址多照”双随机专项抽查129户,引导办照21户。

三是着力提高年报覆盖率和质量。携手阳城县融媒、移动运营商和相关部门,通过拍摄年报短视频、发布电视公告、发送手机短信、制作宣传版面、集中开展线下培训宣传活动、提供入户帮报等方式,提升主动年报意识。2024年,企业年报率97.39%;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97.70%;个体户年报率69.95%。未及时年报经营主体6589户已列入异常名录。信用修复3554户次。

四是加强价格监管执法。先后在春耕化肥、转供电、涉企收费、教育收费等领域开展专项检查,持续加强节假日期间旅游市场价格监管执法,通过召开座谈会、签订价格承诺书等形式,切实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五是政银合作惠及个体工商户。持续加强政银合作,和相关金融机构密切配合,深入宣讲政策,提供贴心服务,促成邮储银行向个体户投放贷款428笔7409.4万元,向小微企业投放贷款213笔7011.1万元;促成农商银行向个体户投放贷款5662笔12.1亿元,向小微企业投放贷款1511笔8亿元。积极推行“惠商保”项目,累计为246家个体工商户赔偿140.94万元。大力加强个转企培育服务,7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有限责任公司。

三、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执法力量与监管任务不匹配。尽管持续开展了综合执法能力素质提升培训,但与全面深入推进市场监管还有一定的差距。面对监管任务繁多、专业知识欠缺、人员结构老龄化等问题,现有执法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监管形势,尤其是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方面的专业执法人员严重不足。        

二是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进展缓慢。存在法制审该人员业务能力、法律专业知识不强,缺乏专业培训,照书本审核的多,需要提高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的问题,涉及法制审核的范围、内容和程序有待进一步细化、明确。

四、2024年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情况

2024年,我局认真落实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意见建议,积极配合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工作,构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衔接的工作体系。法院生效裁判2起,均维持我局下达的行政处罚决定。

五、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法治队伍建设。开展线上线下多形式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知识储备,提高专业水平和法治素养,促进市场监管执法工作规范化、合法化。

二是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以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为抓手,提升行政执法规范水平,树立市场监管执法为民、服务为民的良好形象。

三是进一步开展普法宣传工作。丰富普法宣传内容,拓展普法宣传平台,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以案释法等方式,围绕市场监管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好对社会公众的普法。

六、对全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丰富宣传形式。除传统宣传方式外,利用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制作有趣、易懂的法治宣传短视频、漫画等,提高公众参与度。

二是开展针对性培训。针对不同群体,如企业经营者、消费者、市场监管人员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重要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