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统计局

阳城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 2022-03-07 发布机构: 县统计局

                阳   城   县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202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新冠疫情防控的双重压力,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十四五”实现了扎实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246204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9695万元,增长7.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62705万元,增长15.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33804万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批发和零售业115618万元,增长13.0%;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159209万元,增长10.7%;住宿和餐饮业20849万元,增长17.7%;金融业77699万元,增长8.7%;房地产业133413万元,增长4.3%;营利性服务业80174万元,下降2.4%;非营利性服务业340567万元,增长7.0%。

三次产业构成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8%。

全年全县城镇实现新增就业7385人。年末城镇失业登记率为2.94%。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2458.9公顷,比上年增加1552.5公顷,其中,夏粮播种面积7693.7公顷,比上年减少15.2公顷;秋粮播种面积24765.2公顷,比上年增加1567.7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88378.3吨,比上年增加2000.1 吨,增产1.1%,其中,夏粮产量32200.7 吨,比上年增加862.8 吨,增产2.8%;秋粮产量156177.6 吨,比上年增加1137.3吨,增产0.7%。

全年棉花播种面积3.4公顷,比上年增加1.7公顷,总产量5.7吨,比上年增产137.5%。油料播种面积2069.0公顷,比上年增加206.6公顷,总产量5319.5吨,比上年增产48.9%。蔬菜播种面积1393.9公顷,比上年增加259.4公顷,总产量71071.4 吨,比上年增产19.6%。水果总产量10068.0吨,比上年增产9.8%。坚果总产量5247.2吨,比上年增产9.4%。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54公顷,四旁和义务植树145万株,育苗面积400公顷。

年末牛存栏1633头,比上年增长4.4%。猪存栏268597头, 比上年增长22.4%。羊存栏55788只,比上年增长9.8%。鸡存栏321万只,比上年增长8.4%。

全年肉类总产量35641.3吨,比上年增长20.7%。禽蛋总产量45341.0吨,比上年增长6.8%。全年阳城蚕茧总产量1580.5吨,比上年增长16.4%。

全年化肥施用量(实物量)23036.8吨,比上年下降3.5%。农用薄膜使用量28.3吨,比上年下降6.1%。农药使用量89.8吨,比上年下降5.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143870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1家,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2%。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26.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8.7%。分行业看,医药制造业增长65.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7.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25.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4.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3.9%,食品制造业增长22.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9.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2.1%,纺织业下降5.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7.8%,金属制品业下降10.8%,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下降11.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原煤2190.1万吨,增长9.3%;洗煤1742.8万吨,下降4.0%;煤层气34817.3万立方米,增长8.2%;膨化食品3212.0吨,增长5.8%;食醋16918.7吨,增长59.8%;纱3994.0吨,下降3.1%;布722.0万米,下降5.3%;蚕丝87.0吨,增长2.4%;氮肥(折纯量)18.1万吨,增长18.7%;水泥79.9万吨,下降3.6%;瓷质砖5421.8万平方米,增长9.7%;陶质砖626.4万平方米,下降3.4%;铸铁件4355.0吨,下降21.2%;发电量177.1亿千瓦时,下降9.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739505万元,比上年增长46.8%。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营业收入2501023万元,增长75.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营业收入697093万元,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543066万元,比上年增长36.2%。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税655126万元,增长141.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税-133705万元,下降218.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8036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386807万元,增长217.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138295万元。

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8835万元,比上年增长6.9%。年末全县具有资质以上的建筑业企业13家,完成总产值63595万元,比上年增长7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46166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37381万元,增长4.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474449万元,下降12.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7716万元,增长22.5%;第二产业投资436280万元,增长11.8%;第三产业投资622170万元,增长8.5%。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436280万元,增长11.8%。工业技改投资184101万元,增长21.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1878万元,比上年下降32.0%。其中,住宅投资73236万元,下降14.4%。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316198平方米,增长9.7%;房屋新开工面积124848平方米,下降44.7%;商品房销售面积163711平方米,增长2.1%。

五、能源

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1603.5万吨,比上年增长9.3%;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1785.7万吨,比上年增长2.2%。

全年全社会用电总量43.3亿千瓦时。第一产业用电0.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0.5%;第二产业用电39.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90.0%,其中,工业用电38.8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2.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8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4.2%。

六、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01086万元,比上年增长15.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8473万元,增长15.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2613万元,增长14.2%。按销售单位行业统计,批发业零售额37630万元,增长15.3%;零售业零售额271724万元,增长13.8%;住宿业零售额2820万元,增长23.1%;餐饮业零售额88912万元,增长21.8%。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456万元,比上年下降13.1%。其中:进口2082万元,增长62.1%;出口6374万元,下降24.6%。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4292万元,比上年下降40.1%。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公路货运总量2023万吨,比上年下降12.5%。公路货物周转量71120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2.1%。全年公路旅客运输总量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5%。公路旅客周转量410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1%。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3516万元,比上年增长10.8%。订销报纸439万份,订销杂志10万份,邮政快递业务量16万件,发送信件2万件。全年电信业务总量20981万元,比上年增长6.4%。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17992户,比上年增加653部。移动电话用户38.4万部,比上年减少0.2万部。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3.1万户,比上年增加0.5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财政总收入599428万元,比上年增长3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519万元,比上年增长52.5%,其中,税收收入120359万元,增长32.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1399万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住房保障支出9853万元,增长36.1%;城乡社区支出28481万元,增长22.4%;交通运输支出34839万元,增长10.4%;教育支出55363万元,增长6.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7856万元,增长5.4%;科学技术支出6617万元,增长4.2%;农林水事务支出60319万元,增长3.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0977万元,增长1.9%;卫生健康支出26569万元,增长1.0%;节能环保支出27023万元,增长0.4%。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100593万元,比年初增加453527万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380266万元,比年初增加284706万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02294万元,比年初增加214921万元。

全年保费收入74466万元,比上年下降0.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452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59014万元。

九、教育和科技

全县普通中学24所,在校学生12587人,教职工1736人;职业高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2045人,教职工226人;小学44所,在校学生13568人,教职工1447人;幼儿园88所,在园幼儿8576人,教职工58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76人,教职工16人。

2021年,全县高考一本达线率首次突破30%,二本达线率达到72.7%。600分以上共119人,全省文理科前100名共6人。中考各科目皆位于全市前列。职业高中入选省级“双高”计划。山西晋城文旅康养职业学院建设项目成功签约。

2021年,全县高新企业总数达到18家,21家企业入选2021年度晋城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县科技研发专项资金740万元,涵盖全县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业、农业、农林文旅康、乡村振兴产业等各个领域的25个项目。新增省级星创天地1家,与3所大学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3个、智库示范基地2个、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1个。

十、文旅、体育和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物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电视台1座。全年组织免费送戏下乡175场,放映公益电影4941场。举办了建党100周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大力推进“书香阳城”建设。

年末全县A级景区共11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4家。

全县各类体育场地1316个,体育场地面积15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3平方米。全年共组织13项县级体育赛事,4项市级赛事,2项省级赛事。举办传统武术、气排球、防溺水知识等体育进校园30场次。组织17支队伍242名运动员参加晋城市第七届运动会各项比赛,共获13金23银25铜。

年末县乡村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82个,卫生技术人员2923人,其中,乡村医生620人,医师770人,助理医师196人,编制床位1790张。村级卫生所达标率100%。我县顺利通过“省级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复审,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被评为“表现突出单位”。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公安部门户籍登记总户数163482户,总人口378858人。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74元,比上年增长8.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08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67元,增长10.2%。

全县参加企业养老保险参保55363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15884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11562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289953人,工伤保险参保79233人,失业保险参保34929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县耕地面积39087.5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45.5%,绿地率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6平方米。

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287天。PM2.5平均浓度下降8.3%。PM10平均浓度下降7.2%。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22.2%,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上升20%。环境空气综合指数为4.03。

城市供水普及率100%,供气普及率100%,集中供热普及率64%。乡镇气化率达100%。收运处置体系覆盖行政村的比例为98%。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7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22人/亿元。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除注明外,本公报所列增加、增长、减少、下降均系与上年比较。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