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上党梆子现代戏《高粱红了》研讨会在晋城召开。此次研讨会由阳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孔宏伟同志主持,七位专家代表和两位主创人员代表参会。
会议采用了对话研讨的形式,探讨了上党梆子现代戏《高粱红了》的艺术价值与社会影响,深入挖掘其在当代戏剧舞台上的独特地位。
会议开始,阳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孔宏伟对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他们关心支持阳城县文化文艺事业发展表示衷心感谢。
研讨环节,各位专家纷纷发言。
作家、评论家、《映像》杂志副主编王芳表示,李慧琴导演执导的《高粱红了》具有创新和新的视点,品质和审美非常在线,采用了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语言,抓住了“红高粱”的“红”这一意象,实现了唱念作打舞的完美结合。
国家一级导演、山西省京剧院原院长张智表示,自己原本对县级剧团能否驾驭如此厚重的题材抱有疑虑,但观看演出后深感惊艳。他认为《高粱红了》在剧情设计、演员表演与舞台呈现上都达到了很高水准。他特别赞扬了李慧琴导演在二度创作中的巧思与匠心,以及演员们在塑造角色上的投入与努力,并认为这部剧作有很长的路可以走,有实力冲击梅花奖。
山西省文联艺术创作中心书记王晓东在发言中赞扬了李慧琴导演的导演手法和演员们的表演。他认为这部剧作体现了以人民为主的创作导向,看到了家国情和民族精神,也看到了人物命运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结合。
山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孙文生赞赏了《高粱红了》的叙事方式和创作手法。他认为这部剧作走入了人们的内心世界,挖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
国家一级编剧、三晋高端领军人才、山西省宣传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人、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家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话剧院原副院长、山西省文化厅创作室原主任马连伦在发言中提到了自己的情感共鸣与感悟,他认为《高粱红了》在改编经典名著时展现出了高度的艺术智慧与创新精神,成功地将原著的精髓与地域文化特色相融合,赞扬了该剧在叙事手法与人物塑造上的处理,认为这些元素为整部剧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辉表示,贾璐老师的剧本扎实且富有创新,这部剧作舍弃了如雷贯耳的名字《红高粱》,另起了一个剧名《高粱红了》,仅从剧名上就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获得者成凤英认为,《高粱红了》作为县级剧团的作品,实在出乎她的意料,非常惊艳,展现出了精诚团结的团队精神,主要演员表现出色,整部戏雅俗共赏,呈现出了顽强的精神力量。
专家们还就《高粱红了》的进一步提升,提出了宝贵意见。他们建议在叙事节奏、人物塑造与情节极致表达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同时,他们也希望该剧能够继续打磨提升,争取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展现上党梆子的独特魅力。
随后主创人员代表,河南省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中国戏剧家协会“戏剧文学讲师团”导师贾璐,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田汉研究会会员、中国非遗联盟理事、山西戏剧家协会主席团委会李慧琴,对专家的点评表示了赞同和感谢,并对几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回应。他们表示,这些建议对团队成长至关重要,自己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为《高粱红了》的提升指明了方向,也为上党梆子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与主创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高粱红了》定能在未来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上党梆子现代戏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