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关于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的汇报
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行政审批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紧紧围绕“依法行政、高效审批、用心服务、规范管理”16字方针,坚持以制度抓管理,以创新促服务,以打造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好、营商环境最优为工作目标,创新审批服务模式,提高审批服务效率,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现将2021年工作情况和2022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县政府重点工作部署,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1.深化“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深入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加强“照后减证”,提升“准入即可营”服务水平,持续推进“一件事”场景式审批服务模式。印发《阳城县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改革实施方案》,多方式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联合办理,梳理发布200个“一件事”集成套餐,同时制作办理指南,引导群众通过政务服务网“一件事一次办”特色专区进行申报并全流程跟办,实现进“一门”办“一件事”。
2.完善煤层气开发项目审批流程。主动与市行政审批局对接,了解煤层气开采项目备案程序和所需资料,指导我县煤层气开采企业煤层气开采项目备案手续;出台《阳城县煤成气开采区块政府统一服务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召开煤成气开采区块政府统一服务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任务和时限。截止目前,县能源局和县自然资源局已确定了町店、小西、芹池、北留、龙湾5个空白可采区块(其中町店区块取得了省自然资源厅颁发的《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并上报省政府待批复。
3.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印发《阳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乡(镇)和村(社区)两级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召开“乡村两级便民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进会”。建立县、乡、村三级标准化服务体系,全面梳理乡镇便民服务事项清单和村级代办清单,确定乡(镇)109项事项、村(社区)88项事项。同时,加强业务培训指导,编制办事指南,生成二维码,实现“码”上获知办理事项的受理时限、申请材料等信息。10月底各乡镇“一枚印章管审批”已正式运行。
4.推动“7×24小时”便民自助服务区建设。加快建设“7×24小时”便民自助服务专区,设置公共服务、行政审批、自助服务三个功能区。建成后可基本覆盖我县能够实现自助服务业务的所有单位,12月底前自助服务专区可正式投入使用。
(二)聚焦营商环境建设,高规格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
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将2021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专项行动。高位推进,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委员会,书记、县长亲自挂帅。系统谋划,成立推进“六最”营商环境工作专项小组,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制定“1+N”实施方案,对标先进经验做法,选取改革措施,重点突破,推动全县上下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开展“一把手”“亲自跑一趟”活动,制定实施方案,县四大班子领导、各乡(镇)书记、乡(镇)长、县直及条管单位一把手、各人民团体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亲自跑一趟”,打通痛点、堵点。
(三)聚焦群众办事便利度,高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截止2021年11月10日,我局共办理各类审批事项13258件,其中:投资项目立项与规划建设等事项1459件,市场主体登记9060件(其中:企业登记2651件,个体登记3591件,食品经营许可856件,食品小经营1282件,特种设备680件),社会事务及准营类事项1610件,农林水和交通运输事项801件,其他事项370件。
1.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目标,推进服务市场主体改革
开办企业降本提速。升级企业开办服务专区功能,建立以“一支队伍帮办、一个平台登录、一套材料申请、一个窗口受理、一次结果领取、一个系统评价”为一体的市场准入集成办理机制。优化开办企业流程,将企业注册、公章刻制等6个环节压缩为1个环节、1个工作日办结。降低企业开办成本,对新开办企业首次刻制公章、财务章等4枚章实行政府买单免费发放。加强企业开办便利,制作“企业开办全程网办”操作指南,录制网上申办模拟小视频,提升企业网上自主申报能力。加强“政银合作”,实现市场主体在商业银行网点“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加强政务服务大厅网办申请设备配备及帮办力量建设,由窗口工作人员、公章刻制企业、商业银行及社会帮办力量组成政府帮办团队。
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制定《阳城县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清单之外不得违规限制企业进入相关行业开展经营。多方式实行分类改革,直接取消审批10项,审批改备案6项,实行告知承诺17项,优化审批服务43项。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实现承诺即准入、准入即准营。
推行不见面评审核验。推行远程视频核验和视频评审,通过视频、图片资料、线上实时沟通反馈,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升审批服务工作的便捷度、廉洁度和满意度。截止目前,有301个事项采用视频核查的方式进行现场核验。
2.以建设宜居宜业县城为目标,推动服务工程项目改革
开展重点工程“双月”攻坚行动。将5、6月份确定为重点工程手续集中办理“攻坚月”,实行重点工程“一对一”帮办服务,通过多种措施集中为重点工程项目办理审批手续,为我县重点工程落地提供审批保障。
推行中介评审费政府买单。将企业投资项目的技术咨询评审费用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清单。制定《关于投资咨询评估工作管理的实施方案》,规范中介服务机构评估标准。
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取水许可等6类单体事项实行承诺制。项目单位做出承诺后,不再进行技术审查,当场予以批复。对于不涉及新增用地的备案项目,由项目单位做出承诺后,不再进行现场勘验,直接予以备案。截止10月份,共实行承诺制事项60项。其中: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9项、取水许可1项、人防工程设计条件审查2项、环境影响报告3项、施工许可11项、备案34项。
推行工程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的实施意见》和《工程建设项目先行开工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审批进度。2021年已为阳电集中供热首站项目、职业教育中心等共6个项目出具《先行开工建设意见函》,保障项目建设充分运用政策窗口期和抢抓建设施工期。
推进老旧建筑消防审验工作。通过与县住建局、消防部门讨论研究,制定《关于解决我县老旧建筑消防审查验收问题的实施意见》,解决我县老旧建筑办理消防审验的老大难问题。
推行占用林地审批告知承诺制。出台《关于重点工程占用林地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的意见》,重点工程项目在办理占用林地审批时的现场查验环节采取“视频(或图片)+申请人信用承诺”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审批效率。
推行多评合一,试行编评同步。制定《阳城县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工作方案》,对项目性质接近、关联性强的事项,由项目单位编报综合文本,实行“一次申请、同步编制、集中评审、集中审批”。目前已对水土保持方案和防洪评价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实行了“多评合一”。已对4个项目实行了“多评合一”,有效提升了审批效率。
(四)聚焦群众办事满意度,高水平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建立健全政务服务制度。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全面推行“五不能、五必须”和严明工作纪律提升服务效率的“八必须、八不准”。强化全体人员服务意识,转变思维,树立“妈妈式服务”理念,开展“3+2服务”改革。
加快推进“一网通办”。以“最小颗粒度”为标准,完善已发布事项要素,对县直各单位已发布事项要素录入情况进行全覆盖检查,集中汇总问题,并督促整改。截至目前,全县梳理发布政务服务办事指南998项,依申请六类可发布事项772项,可网办事项766项,行政许可类事项实现三级以上可网办率达100%,四级以上可网办率达98%,依申请六类可网办率达99%,网上留痕各类许可事项11438件。推广电子证照应用。配置证照套打模板74个,制发电子证照3056个,并对已登记发证且在有效期内的证件信息进行采集、核对和录入。
打造区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推进“一窗受理”改革,调整窗口布局,设置多种综合窗口。编制高频事项标准化手册,依托办事指南,实行无差别受理,形成“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模式。
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针对评价体系中的“目录实施清单”、“检查实施清单”和“监管检查行为”,采取多种方式,逐个落实全县各单位清单数量、监管次数,不定时开展业务培训,统一思想和提升业务技能,推动数据录入,提高数据量和事项覆盖率。
打造“办事不求人”政务服务环境。制定《关于推进“办事不求人”的实施意见》,将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办事不求人”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纳入优化营商环境年度目标考核,形成全县亲商、尊商、优商的浓厚氛围。
畅通投诉反馈渠道。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及时回应诉求,受理群众投诉、建议及意见;加强同类问题整治,对“办不成事”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重复投诉。
建立县乡村三级帮办代办队伍。印发《阳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制度的通知》,设置乡(镇)、村(社区)代办员,提供业务咨询等多方面的帮办代办。建成“1+15+335”覆盖县乡村智慧政务服务圈,印制“帮您办”手册,强化政务服务指引。
强化预约、延时、帮代办“三服务”机制。创新开展多种服务方式,进一步强化窗口预约、延时服务。健全窗口特殊帮办代办队伍,对前来办事的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众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截止10月份共办理代办帮办服务79444件、延时服务1280件、预约服务822件。
加强“4234567”政务服务热线管理。制定政务热线考核管理办法,完善政务服务热线电话“首接”责任制和监督管理制度,构建政务服务企业群众关切回应制度,受理咨询投诉举报,对来访信访、线上留言、举报投诉等及时反馈办理情况。今年1-10月份,政务服务热线受理群众诉求9093条,转办3287件,办结率99.19%。企业和群众满意率达89.56%以上。
搭建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强化监督考核,加快形成线上全覆盖、线下全联通、数据全汇聚、结果全公开的闭环系统,将“好差评”数据纳入县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进行考评,推动办事人员主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好评”服务。
推动交易平台一体化建设。推进交易平台一体化建设,开展政府采购、工程建设、土地交易等招投标工作。截止10月底,共组织完成交易项目165宗,成交金额32.76亿元。其中:完成64宗工程建设项目,交易额达27.21亿元;25宗土地交易项目,交易金额4.48亿元;76宗政府采购项目,交易金额1.07亿元。
(五)其他工作情况
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召开动员会、制定实施方案。目前已组织中心组政治理论19次;党员周学习24次;集体诵读金句1次;分专题开展学习研讨6次;“我为群众办实事”20件;党组织书记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3次。以建党100周年为主题,组织红歌合唱、集中宣誓及党员“微课堂”活动,组织全体党员赴烈士陵园、孙文龙纪念馆、党群服务中心瞻仰学习,丰富学习载体、形式,凝聚组织战斗力,切实落实各级党委要求。
严格抓好疫情防控。通过办公微信群转发防疫情知识、悬挂疫情防控宣传横幅等多种途径,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消毒;全面摸排全体人员接种疫苗情况。加强进出人员管控,通过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等方式详实登记办事人员信息,确保政务大楼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
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包联期间,各成员认真落实防火责任,切实保障所包村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积极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成立“创建文明县城领导组”,建立目标考核、动态管理等常态化监督管理机制,形成上下贯通、合力推进创文工作的局面。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建工作的灵魂和主线,充实新内容,创建新载体,运用新手段,使创建工作更接地气。以为民利民为落脚点,完善设施,强化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还需解放,服务意识还需强化。存在办事不积极,遇事有退缩等问题。推动学习常态化,引导全体人员形成“只要对阳城有利的事,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办好”的工作理念。
(二)一网通办水平还需提高。已发布事项数量与其他县区相比仍有差距,事项最小颗粒度仍需完善,群众对于网上办事了解度不高。要加强政务服务数据资源的有效汇聚,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平台用户服务能力,引导办事群众网上申报、网上办理,切实提高网办量。
(三)争创一流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还未完全形成。一些部门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感认识不足,还有一些部门之间缺乏协同联动,事项未串珠成线,部门间分工不清,定位不准。各部门之间要建立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强大合力。
(四)乡镇便民中心和村级便民点的建设还需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权限、服务标准参差不齐,部分部门的服务事项呈点状分布,没有形成整体联动的完整体系。要加强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发挥政务中心牵引作用,制定统一标准,提升乡、村代办员业务能力水平,串联部门服务事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
三、2022年工作计划
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面临的任务、困难和挑战还十分艰巨。我们将切实解放思想,进一步强化措施,完善体制机制,抓好贯彻落实,努力营造快捷、高效、公平、开放的一流营商环境。
(一) 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市场主体登记“多点可办、就近能办、少跑快办”。推行点对点在线指导,提升网上自主申报能力。开展企业开办“一城通办”登记模式,提高企业登记效率。
(二)深化“证照分离”,助力“准入即可营”
持续向纵深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工作。实行改革事项清单动态调整,建立许可信息双向精准推送工作机制,实现企业登记注册信息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办理信息互通共享。加快推进审批权限下放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办证”的便利程度,节约企业办事成本。
(三)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
以“标准化”、“五减”、“证照分离”等举措为抓手,聚焦突破跨部门协同办理事项,进一步整合业务流程、简化手续、压缩办理时限,扎实推进更多“一件事一次办”便民举措落实,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捷度、体验度和满意度。
(四)梳理事项清单,制定标准化事项库
制定精细化的制度体系,形成规范化运行闭环。梳理进驻事项最小颗粒度,统一办事指南,全面规范受理流程。优化办事企业及群众的服务流程,提供精准服务。编制事项全流程图,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指引服务。集成网上“自己办”通道,积极推行“自己办”平台。
(五)建设三级服务体系,下放审批事项
持续推进乡镇便民大厅标准化建设,加强村级便民点标准化建设的指导工作。完善“1+15+335”覆盖县乡村智慧政务服务圈,强化帮办代办队伍能力。推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向基层下沉,积极在各乡镇便民服务大厅推广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推动乡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加快推广“掌上办”APP应用,加深乡镇政务便民化。
(六)持续推进“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工作
稳步推动第二批8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加快推进事项“全省通办”,有效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异地办事需求。
(七)持续做好政府统一服务
周期性开展项目手续集中办理攻坚行动,集中为重点投资项目办理各种审批手续。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多形式加快审批进度。探索“一本制”,深化“多评合一”,实行“一次申请、同步编制、集中评审、分别审批”。
(八)持续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平台
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数据的互通共享,完善一体化平台功能。做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政务公开,切实清理妨碍招投标领域公平竞争的政策文件,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公示,及时协调招投标信息公开渠道、公开路径,立足平台服务和职能定位,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为各交易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积极协调监管部门,健全交易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开评标现场管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创新只有新起点,改革没有休止符;服务工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为载体,充分发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优势,深化行政审批机制创新,规范审批行为,完善服务体系,加强行政审批监督,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最大幅度简事便民,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当好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的“排头兵”,以改革的实际成效和出色的工作业绩,向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