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营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现有6个年级6个教学班,教职工24人,学生58人。学校配有各项功能室、活动室、图书室等15个,各班教室配有鸿合及西沃多媒体设备,接通了校园局域网,班班配备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充分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年来,我校持续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聚焦教育评价改革,细化教育管理制度,落实各项举措,调动教育评价积极性,努力走实走好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赶考之路。现将我校改革的总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改革的基本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工作要求,从2021年8月起,我校立足校情,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五育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积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指挥棒作用,引导全校师生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和发展方向,提高师德水平,积极强化过程管理,努力探索增值效果,实现了“单向单一”评价向“多元多维”评价转变,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全面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评价改革实践的主要成果
(一)完善教师专业评价,激励“育人初心”回归
师德建设关系到教师队伍的形象,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师德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校把塑魂育人作为教师的第一职责,以教育评价改革成就教师专业成长。
一是完善师德考核方案。根据我校师德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修订和完善相关考核方案和实施办法。师德师风考核方案本着客观、公正、可操作、可测量的基本原则,反映实际状况,体现等级差别,落实奖惩措施。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自评、互评、学生评议和家长评议的考评机制,定期不定期对师德师风进行测评,认真组织评价活动,并将教师的师德考核成果“实行一票否决权”落实到绩效考核、年终考核等方面。
二是从常规管理入手,突出育人职责。坚持从德、能、勤、绩、廉量化考核教师的日常工作,先后制定了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细则、教师业务工作评价、教师出勤评价细则、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细则、教师工作满意度评价细则、教师评模评优、绩效考核、专技考核等评价办法,并逐一公开公示,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日常工作评价中来。既做到了考核制度透明化,又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工作避重就轻,重成绩轻过程的状态。尤其在教师业绩考核方面,我们积极探索增值评价方法,把教师的教学业绩体现在原有成绩完成的基础上进行量化。如均分、及格率主要看在上学期成绩完成的基础上进步的大小。评模评优、专技考核、绩效分配等都按照综合考核成绩进行推荐。全方位的实施了面向家长、学生、同事之间的满意度测评,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三是突出正向激励,发挥个人潜能。学校重视教育教学的价值观念,旗帜鲜明地倡导全体教师通过自身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获得奖励的机会,运用资源分配制度杠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引导教师自觉追求专业成长。教师的各项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培养,成就感倍增,有力的促进了学校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2023年我校先后有12名教师在共同体以上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金牌指导教师等荣誉。
(二)运用多元学生评价,实现综合素养提升
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是一项系统的、多维度的教育评价方式。为克服过去单纯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让教育回归本真。我校经过反复研究决定聚焦“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重点内容,着力构建“五育”并举的学生多元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 依托“一卡”“一袋”“一平台”,做到评价有“据”。
“一卡”,即学生成长记录卡,代替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成绩报告单,也是一学期的终结性评价。本卡将学生“五育”变化情况作为评价点,主要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及劳动与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估,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给孩子进步的动力, 较为全面地反映“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成长状况。
“一袋”,即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可将自己成长过程中在各学科、各类活动以及生活中的优秀表现以图片、文档、作品等多种形式适时放入记录袋中,既是学生自己不断成长的优秀点滴见证,也为“一卡”评价提供了真实有力的依据,是一项具体、真实、个性化、操作性强的过程性记载资料汇总。
“一平台”,即“五育”评价平台。每位学生可登陆自己的平台账号上传自己在课堂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体育活动、校园活动以及家庭活动中的参与图片或视频,即时记录自己的精彩瞬间,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通过平台即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过程性的写实评价。
“一卡”、“一袋”、“一平台”的建立,为学生的客观、公平、公正评价提供了确实可靠的依据,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2. 多维多元评价,促进“五育”并举。
(1)品德发展评价--“以行促评” 提升德育品质。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工作路线,着力构建发展性德育评价模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品德发展主要包含理想信念、社会责任、行为习惯三个要素。每个要素都规定了学生的评价要求,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逐项参照约束自己。时刻激励着孩子们学有典范,追有目标,行有方向。在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程、抓好学科渗透的基础上,少先队结合学校的工作安排,适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播正能量,启迪学生拼搏、向上、进取,引领学生在活动中修养身心、规范言行。
(2)学业发展评价--“以等促评” 提升智育水平。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智育评价从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阶段性质量评价和综合能力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价。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学校积极探索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引领教师依照各学段的学生特点和课堂学习情况,分层布置作业。教师们根据学科的特有性质制定了异彩纷呈、彰显特色的作业设计,既注重基础提升,又谋求发展创新。数学有紧密结合生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性作业;语文有通过讲故事、画导图、演课本剧、诵读等形式,拓宽学生视野的作业……教师对作业做到批改及时、精批细改、全批全改。作业批改评价方式多样,如高年级采取“等级+书写+评语”的评价,低年级采取给学生送上大拇指、五角星、笑脸等鼓励符号,适时进行表彰奖励等,通过多种形式不同程度地激发了学生高质量完成作业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起来、动起来”,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3)身心发展评价——“以赛促评” 强化体育锻炼。坚持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身心发展评价从健康生活和身心素质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健康生活主要从生命安全和生活方式两项入手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身心素质评价从大课间两操活动表现、日常体育锻炼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体育健康测试和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等方面进行评价。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学校抓牢体育课堂主阵地,学生通过课堂技能学习、训练,增强体能,在每年举行的春、秋运动会比赛中的个性特长表现,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4)审美素养评价--“以展促评” 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学生审美素养评价从美育实践和艺术表达感受两方面进行评价。一是为了考查学生的艺术基础素养,二是为了有效培养学生艺术的学习习惯,三是为了改进艺术课程教学。树立“以展促教”“以展促学”的学生艺术素养评价观点。学校每学期艺术节、元旦期间以集中展示书画作品为契机,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把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5)劳动与社会实践评价--“以练促评” 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积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劳育从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课程学习和公益劳动四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每学期建立劳动清单,设计劳动主题或项目,涵盖学校劳动、家庭劳动和社会劳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最终从学生劳动的积极性、多样性、熟练性、坚持性等方面,开展自评和他评等多维度评价。 通过开展各种比赛、示范活动,如低年级的叠衣服、系鞋带、洗袜子比赛,中高年级的做饭、种植农作物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最终让学生在用脑用力、出汗出力的过程中热爱劳动,感受劳动的快乐。
“五育”评价通过过程化、可视化和科学化的评价,结合自己、同学、教师等多方参与的全方位综合性评价,有力地促进了学生重视习惯养成、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兴趣天赋、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体验着收获的喜悦,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争做“知行合一”的好少年,使校园成为了学生体验成长的美好场所。
3. 探索增值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我们重视五育评价的同时,学校结合一卡、一袋、一平台的写实性资料,积极探索增值评价措施,又出台了《次营镇中心学校优秀学生、班干部和优秀班级表彰办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向“阳光少年”方向发展。除了在各项活动中的表彰奖励之外,每学期还要进行一次综合表彰奖励,增设了综合奖“阳光五育少年”和单项奖“阳光崇德少年、阳光启智少年、阳光健体少年、阳光尚美少年、阳光善劳少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
一年来,在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入推进下,我校先后有9人次学生在县、市组织的各项征文、绘画、体艺活动中荣获三等奖以上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教育评价改革密不可分。
三、存在问题与下一步改革行动
(一)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五育评价网络平台管理员、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操作虽然都进行了实操培训,但由于缺乏对评价时空的规范管理,导致有些评价内容不够及时,起不到即时评价改进的效果,还需要进行比较精细的操作使用管理。
2.由于我校为寄宿制小学,学生全部寄宿,平台资料只能由家长在周末协助实施,无形中就变成了给家长布置的作业,导致网上上传资料不及时,评价有应付的现象。
3.小学阶段要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技能为主要任务,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坚持和正面的引导。五育评价不仅要在学校落实实施,更要征得家长和社会的配合实施,否则学校教育就会出现“5+2=0”的现象。
(二)下一步改革行动
1.加强对学校办学的不足之处进行诊断分析,找出改进办法。严谨分析教育教学的实施效果及其成因,做好课程、教学和管理制度的诊断、改进、提升和激励,促进质量提升。
2.加强家校共育,提升家长意识,针对农村孩子真实情况做好家访,使家长明确认识到,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形成家校共育有效整合。力争疏通家校教育的不同步、不合拍的堵点,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取得教育高质量发展。
3.关注评价实施效果。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每一个良好行为及出色表现都能得到及时评价,以便让学生也能依据评价结果主动探索自我发展路径,充分调动自我约束、自我成长、自我评价的积极性。
相信,综合素养教育理念,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一位师生家长的心中,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积极向上的快乐少年、理性合作的家长,以崇尚真善、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将逐步形成。学校将进一步创新思路举措,巩固办学成果,不断探索教育评价新路径,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让每个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让每一位教师享受工作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