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西河乡

索  引 号: 11140522K03478216C453/2024-00047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西河乡 成文日期: 2024年01月04日
标      题: 西河乡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健康西河建设的实施意见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1月04日

西河乡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健康西河建设的实施意见

发布日期: 2024-01-04 发布机构: 西河乡

各村、各单位:

为贯彻健康中国战略,落实《“健康山西2030”规划纲要》,《关于推进健康阳城建设的实施意见》(阳建推委发﹝2023﹞1号)文件精神,推进健康西河建设。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加快实施《“健康山西2030”规划纲要》,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得到有效控制,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显著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健康公平基本实现。

二、主要任务

1、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掌握健康知识与技能,自觉维护和促进自身及家庭成员的健康。充分利用广播、微信等媒体传播健康知识。有效激励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主动提供健康科普服务。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30%。

2、合理膳食行动。针对一般人群、特定人群和家庭,加强有针对性的营养和膳食指导,促进减盐、减油、减糖。控制过量饮酒,减少酗酒。开展人群营养健康状况、食物消费状况监测。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和监测工作,推进食品领域检验检测能力验证工作。到2030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于5%。

3、控烟行动。利用世界无烟日等卫生健康主题日开展控烟宣传,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加大违法发布烟草广告查处力度。推动个人和家庭充分了解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的严重危害。发挥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和教师的控烟引领作用,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促进无烟医院、无烟学校建设。建立戒烟服务体系,推广戒烟干预服务。推行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到2030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达到80%及以上。

4、全民健身行动。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倡导群众养成健身运动习惯。努力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打造“15分钟健身圈”。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管理和运营,推动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大力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引导科学健身,通过国民体质测定,为不同人群提供运动指导服务。推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等职工健身活动,促进在职人群体育制度化、常态化。到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大于92.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及以上。

5.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引导居民正确认识抑郁和焦虑症状,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关注家庭成员心理状况。推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逐步扩大心理健康服务覆盖面。中小学校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并将其纳入考核。到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30%,减缓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

6.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行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推进新时期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到2030年,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7.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向公众普及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知识,对高危人群和患者开展生活方式指导。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加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监测。到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到190.7/10万及以下。

8.癌症防治行动。组织防癌抗癌科普宣传,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加强农村贫困人口癌症筛查。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于46.6%。

9.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推行高危人群首诊测量肺功能,将肺功能检查纳入40岁及以上人群常规体检。配合上级医疗机构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培训,提高基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能力。到2030年,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下降到8.1/10万及以下。

10.糖尿病防治行动。引导居民关注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病风险,指导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落实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提供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落实糖尿病分级诊疗服务技术规范,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和诊疗规范化。到2030年,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0%及以上。

11.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引导居民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讲究个人卫生,倡导接种疫苗,预防疾病。持续开展流感监测和疫情研判,倡导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加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新冠肺炎及新发传染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努力控制和降低传染病流行水平。加强寄生虫病、饮水型氟砷中毒、燃煤型氟中毒、大骨节病、氟骨症等地方病防治,控制和消除地方病。到2030年,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

12.妇幼健康促进行动。针对婚前、孕前、孕产期、儿童等阶段特点,实施母婴安全行动和妇幼健康工程,全面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加大妇幼人才培养力度,推进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推行“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模式,促进优质服务资源下沉。推动儿童早期发展工作,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促进生殖健康,推进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到2030年,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2/10万及以下。

13.中小学生健康促进行动。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锻炼健康体魄,预防近视、肥胖等疾病,每年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中小学校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配齐人员和设备,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积极推进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1小时。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多种方式对学生健康知识进行考试考查,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到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达60%及以上,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平均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14.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依法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利,倡导健康工作方式,宣传职业健康知识,指导用人单位做好员工健康管理,开展“健康企业”、“职业健康达人”创建活动。优化产业结构,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从源头消除、减轻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不断提升工伤保险参保覆盖面,加强尘肺病等职业病救治保障。到2030年,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实现明显下降,并持续下降。

15.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普及老年健康知识,落实老年人健康管理。加强老年病医院等老年健康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标准和规范,积极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构建养老服务网络。打造老年宜居环境,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0年,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有所下降,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16.残疾人健康促进行动。全面开展残疾预防,大力推进康复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完善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建立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双向转诊机制,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残疾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社区康复能力,依托各级医疗卫生及专业康复机构,指导社区和家庭为残疾人提供专业化康复服务。配套完善残疾人文化体育康复场地设施,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康复活动,促进残疾人身心健康。到2030年,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达到95%以上,辅具适配率达到98%以上,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

17.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特殊作用,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中药中国行一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挖掘保护中医药“名医”“名方”“名药”。开展以乡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重点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和诊疗方法。大力发展“互联网+中医药”,打造智慧中医。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提升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到2030年,居民获得中医药服务的人数比例大于90%,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到 20%。

18.健康环境促进行动。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爱国卫生工作,大力推进健康村镇建设,广泛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建设。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构建覆盖城乡的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统筹解决农村人口和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广泛开展教育引导,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绿色、科学的垃圾分类处理。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不断巩固扩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成果。到2030 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明显改善,并持续改善。

19.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促进行动。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搭建覆盖乡级医疗机构的智慧医疗服务平台,提供预约挂号、检验检查、在线支付、住院服务、影像共享、电子云胶片查询、AI智能辅助诊断、远程会诊等服务。构建以个人为中心的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打造乡级“互联网+医院”,实现医保在线脱卡支付,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发展。

20.康养乡村促进行动。为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到“十四五”期末(2025年),我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比“十三五”末(2020年)提高6个百分点。到2030年我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以上,所有村全部建立健康村,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基本养成。高标准建设卫生室,配合上级相关政策,配齐配足常用设备和急救设备,选派医务人员,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推进健康村建设,加快乡村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抓好健康教育进乡村、进家庭、进学校,把健康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工作有序推进,政府决定成立健康西河建设推进委员会领导小组(见附件1),负责健康西河建设的统筹推进工作,指导各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将实施健康中国·山西行动与推进健康西河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对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的监测评估和考核评价。有关单位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领导推进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按照职责分工,将健康西河建设融入各项政策,认真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确定年度重点工作并抓好落实。

(二)动员各方参与。鼓励个人和家庭积极参与健康西河建设,落实个人健康责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学校、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资源,创造健康支持性环境。相关行业学会、协会和群团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指导、组织健康促进和健康科普工作。

(三)健全支撑体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对健康西河建设投入予以重点保障。加大普法执法力度,以法治保障健康西河建设任务落实和目标实现。强化信息支撑,健全监测体系,提高疾病与健康监测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动部门间、区域间共享健康相关信息。

(四)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知识宣传,引导群众树立和增强健康意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增进社会各界对医学事业、医务工作的理解、尊重与支持。强化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建设健康西河、促进全民健康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加强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提高群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健康西河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