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索  引 号: 11140522K03478216C/2022-00026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发布机构: 阳城县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标      题: 阳城县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2年02月08日

阳城县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22-02-08 发布机构: 阳城县人民政府


2021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法治建设统筹规划不断加强,政府职能实现深刻转变,执法司法公信力大幅提升,广大群众法治观念普遍增强,为新时代美丽阳城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全面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进一步强化党委的政治引领作用。法治政府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力部署推进,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听取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重大问题。2021年,县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县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深化改革事项均将法治阳城、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其中,切实抓紧抓好法治政府建设这项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任务。

(二)扎实开展2020年度全面依法治省督察整改工作。严格贯彻县委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对2020年全面依法治省督察反馈问题不打折扣、全面认领、逐项对照,认真制定整改方案,针对性加强整改,高标准高效率完成各项任务,以督察整改带动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提质增效。

(三)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作用,领导班子带头学法,2021年,县委常委会学法7次、县政府常务会议学法9次、县委理论中心组学法8次;2021年12月3日上午,县委书记姚逊带领四大班子领导及行政执法部门、各乡镇长集中参加行政案件庭审旁听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的程序意识、证据意识和规范意识。 

二、政府决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依法统筹开展疫情防控。完善疫情防控相关配套制度,加大疫情防控执法司法保障力度,依法及时查处妨碍疫情防控的案件,抓好涉疫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利用电视、广播、微信、抖音等多媒体资源,拓宽线上宣传面,适度进行线下宣传,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完成疫苗接种。

(二)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及时做好决策后评估与跟踪反馈;法律顾问深度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同时为重大行政行为、政府重大合同、法律文书、行政规范性文件草案、涉法涉诉案件提供法律服务,有效规避法律风险,2021年,政府法律顾问共审查修改县委、县政府签订的合同、协议及其他法律文书61件。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和合法性审查。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审查和报送备案工作,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坚持逢文必审,实现合法性审查机构、审查人员、审查范围、审查机制的100%覆盖,基本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合法性审查工作格局。2021年,全县已完成规范性文件和政府常务会议题合法性审查161个。 

三、执法司法公正得到全面保障

(一)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通过优化职能配置、精简整合执法资源,组建了9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在全县15个乡镇分别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全年共组织两批次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资格考试,对调离、退休、工勤人员等身份的执法人员进行全面清理。  

(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成效逐步显现。2021年,我县被晋城市政府定为跨领域综合执法和协调联动机制试点县;探索建立了清单动态管理机制、问责机制、事项准入机制、部门考核评价机制;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持续推进“1131”法治体检活动,县农业农村局制作的经营劣质农药案卷被评为市优秀案卷,推送参加省优秀案卷评比;创新开展“综合一次查”“一支队伍管执法”等试点改革,依托“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平台,共组织联合检查53次,有效规避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行政争议预防和化解。积极推进行政复议制度改革,召开全县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推进会,成立行政复议委员会,增加复议专项编制2名;强化职能整合,加强工作衔接,集中统一行使行政复议权;开展“复议为民促和谐”专项行动,积极履行行政应诉职责,集中精力妥善化解涉及群众重大切身利益、长期未得到解决的行政争议。2021年,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8起,参加行政诉讼案件25起,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6件,促进案结事了政和,实现了行政争议的有效化解。

四、法治服务发展大局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大力开展“万所联万会”活动,组织全县5家律师事务所对接14个商会,通过电话、微信、现场派员等多种形式,协助商会会员开展企业法律咨询、权益维护、纠纷调解等工作;深入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2021年,共办理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案件154件,免费解答法律咨询8216人次,满意度100%,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位于全市前列。 

(二)建立了更加成熟的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建立以县政务中心为牵引、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基础、村级便民服务点为延伸的标准化便民服务体系,正式启用乡镇行政审批专用章,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加快梳理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建立“三服务”机制、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搭建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深化“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改革,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联合办理,完成218件“一件事”套餐的政务服务网上发布,线下由综合受理窗口人员引导群众进行申报并全流程跟办,实现线上线下进“一门”办“一件事”。

(三)法治化营商环境彰显活力。积极推广117项包容免罚清单事项,设置“全省跨省通办代办”专区,采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模式,打造区域无差别一窗受理平台;实行四种方式分类改革,直接取消审批10项,审批改备案6项,实行告知承诺17项,优化审批服务43项;深入开展“证照分离”全覆盖改革,创新推行工程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占用林地审批告知承诺制、多评合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介评审费用由政府买单,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实现承诺即准入、准入即准营;主动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助力阳城县小企业创业基地通过省级众创空间复审认定,推动晋城市绿野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省级星创天地认定。

(四)推动形成良法善治新风尚。高规格举行“八五”普法启动仪式,颁发普法志愿服务分队队旗和普法宣传大使聘书,正式按下“八五”普法启动键;围绕全县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法润万家·我为群众办实事”“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系列普法活动;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在阳城广播915平台进行法律法规公开讲课;创作音乐快板《喜赞<民法典>》、阳城鼓书《预防网络诈骗》等,以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开展宣传;组建法律服务团,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宣传活动;举行宪法宣誓活动、法治文艺汇演和“宪法七进”等宪法宣传周活动,充分利用“报、网、端、微、屏”的全媒体宣传体系,发布宣传信息、制作短视频和宣传海报。

五、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上升

(一)深入践行“枫桥经验”。在全市率先建立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健全五大对接机制,整合设立调处功能室和辅助调处功能室,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成立了8个重点行业调解工作室,努力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近千名调解员兼职网格员,助力调解进网格工作,深入开展大调解专项行动。2021年,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受理调处矛盾纠纷590件,其中,县中心主持、指导和参与调处矛盾纠纷259件,一大批重大复杂矛盾纠纷和常年信访积案得到有效解决。

(二)筑牢守护社会民生的安全防线。坚持底线思维,深入开展信访“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举办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赃款公开返还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动誓师动员大会,发还赃款共计132.62万元;搭建三级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防范工作群1949个,覆盖19.04万人,国家反诈APP注册率排名全市第一;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三书一函”制发46个,制发数量全市排名第一,整改率达到100%。

(三)基层社会治理成果丰硕。严格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坚持以“三零”单位创建为牵引,制定《“三零”单位创建主体包联名单》,对重点破零主体实行三级包联整治,有效规范信访秩序,不断加强风险管控,持续保障安全稳定;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突破,深度挖掘出北留镇皇城村“三抓”工作法、演礼镇献义村德孝文化治村模式等新经验、新亮点,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设立诉前调解中心,被《山西法制报》誉为诉前调解的“高速路”;以全科网格建设为载体,持续推进以综治中心为支撑的67个社区网格、516个农村网格以及212个专属网格的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打造了基层社会治理的“阳城样板”。2021年3月,西河乡郭河村被司法部、民政部评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六、多元监督合力打造阳光高效的法治政府

(一)常态化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2021年1月8日,县政府书面向县委、县人大报告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并于2021年1月18日在县政府网站进行公示,同时督促各乡镇、各单位将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向社会予以公示。

(二)按要求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考核。把督察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落实领导干部年终述法制度,把法治政府建设成效列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项目,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能力和水平。

(三)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主动接受人大对各类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的执法检查,充分发挥执法检查的法律“巡视利剑”作用;认真听取政协委员督办要求,及时报告重点提案办理情况;积极参加县人大法制委召开的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专题调研座谈会,2021年9月15日,县政府就法治政府建设五年规划落实情况向县人大常委会进行专题报告,接受人大监督审议。

(四)积极主动接受司法监督。开展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政策宣讲,推出“三个规定”宣传彩铃;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及时接收出庭通知书,提高出庭应诉质量;正确应对行政公益诉讼,更加重视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的办理实效,注重从个案中总结经验教训。

(五)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在县政府网站公示各领域包容免罚清单,将依法不予处罚的违法行为具体化、标准化、透明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畅通监督渠道,方便群众投诉举报和反映问题,依法及时调查处理违法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投诉举报处理工作,未出现新闻媒体曝光的严重违法行政问题。

2021年,我县持之以恒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主要表现在: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还不够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还有待提高、数字化法治建设上亟须加快步伐。

2022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定实施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改革发展、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公平公正,让良法善治绘就阳城高质量发展的幸福底色。

一是坚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组)的重点学习内容,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的深入研究,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战线、全覆盖的培训轮训,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质效。

二是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以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服务效能提升,探索开展综合执法督察,通过强化督察结果运用,形成法治建设履职责任闭环,推动全县行政执法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是建立完善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并落实案件评议组和审理办公会集体决策的案件审理机制、对行政复议意见书和建议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机制等“四项机制”,行政复议机构向县委县政府定期报告、向被复议政府部门上一级主管部门定期告知、向各部门定期通报、向同级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相关情况等“四项制度”。

四是大力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针对不同人群、行业特点,结合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充分运用“阳城新闻”、“智慧阳城”APP、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资源,多形式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五是着重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整体素质。落实干部法治教育培训和任前法治能力考查制度,加大法治工作人员法律业务和职业道德培训力度,强化执法实战培训,切实补齐执法人员短缺、能力素质不高的短板。

                          

       

阳城县人民政府    

2022年2月7日